这次郡考,我本来不想再去,就怕又考个倒数第一,那岂不是把老脸都丢尽了。无奈连续做了几个梦,都说我如果不去应考,日后才女榜上就会缺一个人,必须我去,才能凑够一百人的数目。所以我才勉强去考,谁知道倒侥幸考了第一。将来我还不知道能不能去参加部试呢?其实要这个第一又有什么用呢?”闺臣说:“伯母要是没有年龄限制,要是去参加殿试,说不定能夺得头名才女回来呢!明年把这第一留给亭亭姐姐,也是一样的。”林氏说:“听说郡考录取的不足二十人,如今我们家就有十二人之多,可见本郡的文风都汇聚到我们家了。要说喝喜酒,得连着十二天才能喝完。明天又有喜酒,还是寿酒,更热闹了。今天就先从老元开始喝起!”良氏问:“‘老元’二字是什么意思?”史氏说:“缁氏嫂嫂本来就是老才女,如今又中了郡元,难道不是老元吗?”大家说说笑笑,畅饮喜酒。
第二天是唐敏五十岁的大寿,家中演戏庆祝。本府、本县以及节度使都与唐敏有师生或宾主的情谊,都来拜寿。随后,各家小姐印巧文、窦耕烟、祝题花也来叩拜祝贺。还有本地乡宦的女儿苏亚兰、钟绣田、花再芳,因为平日里拜唐敏为师学习,再加上郡考中选,都来拜谢,并祝寿。颜紫绡也随众人一起来了。闺臣一一将他们让到客座看戏,众姐妹都来作陪,彼此询问姓名,大家都十分投缘,相互怜爱。缁氏怕被众人识破身份,另外在一桌坐下。吃过早面后,闺臣把众人带到自己的书房,只见书房里诗书摆满书架,笔砚精致优良,众人都称赞不已。
印巧文说:“之前拜读诸位姐姐的佳作,真是让人满口生香。家父阅卷的时候,因为想起诏书中有‘灵秀不钟于男子’这句话,可见太后这么说,并不是没有原因的。只是这郡元的这份卷子,让人有些怀疑。要是论潇洒清雅,闺臣姐姐当属第一;论华丽堂皇,若花姐姐当属第一。至于郡元的文字,虽然比不上二位姐姐的英气勃发,但扎实老练,全场没有人能超过她,似乎不像是出自年轻女子之手。当时家父再三斟酌,说这个人如果不是刻苦用功,绝对不会有这样的笔力。这样的读书人如果不另眼相看,又怎么能鼓励人才呢?所以把她取为第一。其实在风格上还是比不上二位姐姐。”祝题花说:“郡元之前在县考时,家父也喜欢她的文字,只是因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