姑爷这个主意想得不错。他们这么大的国家,官员无数,怎么会没有忠臣呢?把这个呈词递上去,一定能救得我丈夫出来。就请姑夫多写几张,早点递上去吧!”
唐敖当即写好了哀怜稿儿,托多九公斟酌定稿。二人分别写了几张,生怕耽误了时间,连饭都不敢吃,就立刻进城。只要遇到衙门,就把呈词递进去。哪知道,里面的人看过之后,仍旧把呈词发了出来,说:“这事儿和我们衙门没关系,你到别处递去。” 一连跑了几十处衙门,都是这样的答复。二人饿着肚子跑到天黑,只好回到船上。
吕氏问清楚了详细情况,哭得死去活来。她和女儿婉如足足哭了一夜。唐敖听着她们的哭声,心如刀割。
东方渐渐发亮,唐敖急得瞪着眼睛痴坐,毫无办法。多九公走过来说:“我们与其在船上干坐着发愁,不如再上去探听一下消息。说不定吉期改了,我们就可以另想办法了。” 唐敖说:“吉期就在今天,怎么可能更改呢?就算改了,又能有什么办法?” 多九公说:“要是能另改吉期,我们船上的货物和银钱也还不少。我们可以到邻邦去,把船上所有的东西都馈送给那个国王,恳请他代为转求。说不定他看在邻邦的情分上,觉得难以拒绝,就把林兄放出来了,也未可知。” 吕氏在里面听到了,又带着眼泪走出来说:“这个计策好,就请你们赶紧上去打听吧。” 唐敖只好答应,和多九公一起进城。
他们只听到四处都在纷纷传说,今天国王要收王妃进宫,还会释放罪囚,各个官员都去叩贺了。二人听了,心里更觉冰冷如冰。多九公叹了口气说:“你听听这些话,还探听什么呢?我们还是回去劝劝她们吧。现在木已成舟,这也是林兄的命啊。” 唐敖说:“这两天我在船上,一想起舅兄的事,就觉得至亲相关,心中如同被针刺一般。现在回去,她们听到一点希望都没有了,肯定会更加悲痛欲绝,让人听着怎么能安心呢?我们还是在这里走走,暂且躲避一下吧。” 多九公只好点头,两人又向前走去。
不知不觉,已经到了正午。多九公说:“我现在肚子饿得厉害,路旁有个茶坊,我们进去吃点点心,充充饥吧。” 说完,他们走进茶坊,找了个座位坐下,倒了两碗茶,要了两样点心。这时,有个起课的人走了过来。唐敖一时觉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