玖玖小说 > 历史军事 > 古典白话合集 > 第十七回 因字声粗谈切韵 闻雁唳细问来宾(5/6)
爵入大水为蛤’作为另一句。大概是说仲秋飞来的是鸿雁的父母,它们的孩子羽翼还很稚嫩,无法跟随,所以在九月才飞来。这里所说的‘宾爵’,就是老雀,它们常常栖息在人们的堂屋中,就像宾客一样,所以叫做‘宾爵’。我个人认为,‘宾爵’二字虽然在《古今注》中可以连用,但按照《月令》的记载,仲秋已经有‘鸿雁来’这样的句子,如果把‘宾’字截到下一句,季秋又出现‘鸿雁来’,就未免有些重复了。如果说仲秋来的是鸿雁的父母,季秋来的是它们的子孙,又有谁能知道呢?况且《夏小正》中在‘雀入于海为蛤’这句话的前面并没有‘宾’字,从这一点更能看出高氏注解的错误。依我愚见,似乎郑康成的注解更为恰当。才女觉得怎么样呢?”两个女子一头说道:“先生的高见非常正确。由此可见,读书人对于学问的见解各有不同,我们怎能不佩服呢!”

    多九公心里暗自思量:“这女子明明知道郑康成的注解是对的,却故意要问,就是想看看你怎么回答。看这情形,她们哪里是来请教问题的,分明是在考我们。要不是唐兄,我差点就出丑了。她既然这么讨厌,我也得找几条难题,为难为难她!”于是说道:“刚才因为才女讲解《论语》,我突然想到‘未若贫而乐,富而好礼’这句话。以现在的人情世故来看,没有人不喜欢富贵而厌恶贫穷的,然而圣人却说要在贫穷中找到快乐,难道贫穷还有什么好处吗?”红衣女子刚要回答,紫衣女子紧接着说道:“《论语》在秦朝遭遇焚书之祸后,到了汉代,有的是从孔子旧宅墙壁中发现的,有的是通过口口相传留存下来的,于是就有了三个版本:一个叫《古论》,一个叫《齐论》,还有一个叫《鲁论》。现在世间流传的就是《鲁论》,向来有今本和古本的区别。以皇侃的《古本论语义疏》来说,‘贫而乐’这句话中,‘乐’字后面还有一个‘道’字,也就是‘未若贫而乐道’,这样就和下一句‘富而好礼’相对应了。就像‘古者言之不出’,古本中‘出’字前面有一个‘妄’字。又如‘虽有粟吾得而食诸’,古本中‘得’字前面有一个‘岂’字。类似这样的例子,数不胜数。《史记·世家》中也有很多类似情况。这些都是秦朝焚书之后出现的遗漏和错误。只要看看古本,自然就能明白其中的详细情况。”

    多九公见她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