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安全问题就成了大问题。
毕竟大明的商人们是没有开矿经验的,瞎几把搞的话,受伤的还是底层的矿工。
大明本来就缺人,多死一个朱吾适都心疼。
所以他要提前布局,创办地质大学,培养一批这方面的人才。
哪怕不传授现代的知识,仅仅是让官营矿业有经验的老师傅去上上课,传授一下经验呢,未来也能让矿工少承担一些风险。
如果说瀛洲的黄金储量让在场众人陷入疯狂。
那把矿产资源对私人开放,就让他们又清醒了过来。
说实话,对于大多数有实力的商人来说,这个事儿比去瀛洲淘金对他们的吸引力更大。
瀛洲毕竟山高路远的,大家都没有去过,不知道什么情况。
但是大明缺煤缺铁这事儿,他们可是一清二楚。
去瀛洲淘金还有可能空手而归。
但是承包煤矿铁矿,那真的是稳赚不赔的买卖。
面对这巨大的诱惑,众人反而清醒了。
朱吾适的话很简单,想要承包煤矿铁矿,你就得先去瀛洲淘金。
那还犹豫什么啊。
“王爷,怎么报名去瀛洲啊?”
有人大着胆子问出了众人关心的问题。
这是个好问题,也是朱吾适接下来要说的重点。
“我的计划是,咱们多条腿走路,尽量不要浪费时间。
首先呢,瀛洲的黄金,很多就是在地上,在小溪里的。
根本就不需要开采,直接去捡就行了。
所以咱们先派人过去瀛洲捡黄金。
然后大明这边呢,咱们尽快成立地质学院,培养找矿挖矿的人才。
等到瀛洲那边肉眼可见的黄金捡完了,人才也培养好了。
直接就可以开始挖矿了。
毕竟不是所有的黄金都放在地上等着人捡的,还有很多黄金埋在地下,石头里的。
而且地下的金矿更多。
咱们肯定不能说放着这些黄金不要吧。
等瀛洲的黄金开采个几年,大家都有了采矿经验了。
到时候咱大明的煤矿铁矿银矿就允许私人承包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