们跟着主家一起出来玩儿,嘴馋了就会买我的糕点。
有时候有钱人家的公子小姐没吃的了,也会买点儿。”
摊主最后还告诉了朱元璋一个小秘密。
“这个生意还是我闺女告诉我的呢,她就在大户人家当丫鬟,经常陪着她们小姐出来玩儿,有好几次想吃糕点了,都买不到。我就寻思着到这里来卖糕点应该是个不错的生意,就是我这个手艺不太行,让您见笑了。”
摊主也不怕朱吾适他们抢他的生意。就人家这架势,怎么可能看得上这点儿小钱儿呢。
朱元璋听完摊主的讲述,忍不住朝他竖了个大拇指。
“大兄弟你还挺有商业头脑的。”
“对了,那些大户人家的公子小姐经常到这西湖边来游玩吗?”
“经常,就我闺女她们家大小姐,隔几天就要来一次,说是什么要为作诗寻找灵感。
结果都这么些年了,每次到西湖来,就只会做一首诗。
水光潋滟晴方好,山色空蒙雨亦奇。
欲把西湖比西子,淡妆浓抹总相宜。”
摊主可以啊,还会背诗呢。
朱吾适再也忍不住了,直接笑出了声。其他人也都是忍俊不禁的。
这个大小姐还挺有意思的,竟然把苏轼的诗说成她写的,也就能骗骗这些没读过书的人了。
朱元璋关注的重点不在这里,他也不是啥文化人儿。
“其他大户人家的公子小姐也是跑来找灵感的?”
摊主因为有个闺女在大户人家当小姐,对这些事儿知道得还挺多。
“有的是,还有一些纯粹就是来玩儿的。我闺女说这叫啥来着,对了,叫服用风牙。”
朱元璋听明白了,附庸风雅。
“他们还经常办个诗会啥的,反正就是经常来。也有一些奔着大户人家的小姐来的,一般都是一些读书人,总想着大户人家的小姐能看得上他们,一下就能变成有钱人了。”
摊主的意思朱元璋是明白了。
西湖这里挺吸引人的,尤其是有钱人家的公子小姐,还有那些不思进取,家庭条件一般的读书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