。
朱元璋对大明皇家军校这么重视,大明以后的将领说不定都是从皇家军校走出来的,傻子才不来上学呢。
对于这些勋贵二代,朱元璋来者不拒。
军校嘛,就是培养人才的地方,人多了才能出人才啊。
至于其他的,只要不是纯废材,多学习一下,将军当不了当个参将都司也行啊。
实在不行,当个百户千户总行了吧。
反正就一句话,多学习是没坏处的。
除了这些勋贵子弟外,各地方军队也可以举荐年轻人过来进修。
这个就不论出身了,只要是立过功的,或者长官觉得是可造之才的,都可以推荐过来。
学习个一两年,再返回地方。
徐达自然也来了,跟在他身后的,是他的四个儿子。
最大的徐辉祖已经二十岁了。
最小的才八九岁,就是那个徐增寿了。
背叛朱允文,被一剑砍死的那个。
朱吾适自然也是来了的。
这么大的事儿,他这个王爷不露脸不好,容易给人留下装逼,没礼貌的印象。
现场人非常的多,一阵乱糟糟的寒暄过后,随着侍卫点燃鞭炮,大明皇家军校正式开学了。
学生们排队去登记了。
朱元璋则是带着一群勋贵漫步在校园里。
校园还挺大的,有宿舍,教学楼,食堂。
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地方,演武场。
而且还是个非常大的演武场。
除了让学生们锻炼身体之外,以后教学的时候还要模拟军阵呢。太小了施展不开。
另外学生还会定期搞一些野外拉练之类的。
打仗的时候敌人可不管你适应不适应丛林中。
所以野外拉练,甚至野外求生都是必不可少的。
行军过程中遇到极端环境怎么办,这些都是将领们需要学习的。
还是那句话,以前可以干中学,毕竟打仗的机会非常多。只要扔到军队去,多打几次仗。没死的话,多少能学到点儿东西。
以后的战争越来越少了,指望实战是不现实了。必须重视理论和演练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