等到有了蒸汽机船,大明通往葡萄牙,可就更加方便了。
最关键还是武器装备的领先。
欧洲能够崛起,靠的不就是武器装备嘛。
如果大家都是冷兵器,欧洲人凭什么啊,就凭他们体毛多啊?
皇家科学研究院已经研制成功线膛枪了,并且已经投入了大规模的生产。
线膛枪的出现,标志着枪的射击距离更远,精度更高了。
两军对垒,你够不到别人,别人已经把子弹倾泻到你头上了。
这个仗,他就没法儿打。
这方面北元和高丽深有体会。
老六的皇家科学研究院现在甚至都开始研究无烟火药了。
要是能研究出使用无烟火药的金属定装弹,再把拉栓枪研究出来。
四个字,所向披靡。
关键是老六的研究并不吃力。
各种资料齐全,完全不用走弯路。
枪管容易炸膛,那就改进冶金技术。
怎么改进,一堆现成的资料。
可以说他们只需要不断试验就行了。
别人搞发明创造,都得先大胆假设,再经过不断的瞎琢磨,最后才能找准方向。
光找方向,可能就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。
大明完全省略了这个步骤。
答案都有了,照着抄就行了。
火绳枪,燧发枪,雷汞火帽,栓动步枪。
黑火药,无烟火药。
未来的发展写得明明白白。
怎么做也写的明明白白。
照着抄都不会的话,那大明也没啥存在的必要了。
只要够努力,朱吾适觉得自己有生之年在大明看到马克沁机枪都不是没有可能的。
真要在15世纪就出现马克沁机枪,那打仗就跟割草一样,没什么难度了。
大明只要技术不泄露,统治世界上千年都不成问题。
千年之后,这世界上还有其他语言吗?就算有,也都是非常非常小众的了。
到时候全世界都说汉语的目标也算是实现了。
后代们再也不用学什么狗屁英语了。
一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