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泥路在,起码多走一倍的路程。
只要路上记得给马喂草料和水就行。
多出来的那些公路费用,真的是不值一提。
朱吾适他们到东风快递门口的时候,这里已经集结了大量的马车。
浩浩荡荡数百辆,一眼望不到尽头。
朱吾适站在临时搭建的舞台上,随便讲了几句话 ,然后剪彩,放炮,一气呵成。
剪彩在大明已经非常流行了,但凡是开业啥的,都要搞一样。
仪式感嘛,还是很重要的。
一切仪式举行完,朱吾适跨上摩托车,大手一挥,浩浩荡荡的车队出发了。
车队走不了多久,就出了城。
在这里有个收费站,跟现代的高速公路一样,路边有个小亭子。
经过小亭子的马车只需要将早就准备好的钱交给工作人员。
就可以安心上路了。
朱吾适他们因为要看看公路对马车的速度加成到底怎么样,所以并没有加速。
很缓慢地行驶在车队的前面。
为了有直观的对比,杭州商会的人还专门准备了几辆马车,拉满货物,走旧官道。
行驶到三十公里处,马车集体开始休息,给马喂食,喝水。
朱吾适每隔三十公里,就在路边建了一个服务区。
这个服务区可以提供人和马的食物,水,甚至可以住宿。
服务区可是个很赚钱的地方。
赶一天的路,谁不想要吃口热乎的啊。
服务区也没什么美食,就是热乎乎的汤饼。
价格不贵,负责运送货物的工人们吃起来完全没有负担。
车队开始休息,朱吾适和朱元璋他们也停在了服务区。
朱元璋还专门脱了骑行服跑去采访了一下那些送货的人。
“小兄弟,你们是从杭州城运送货物到应天府的吗?”
被朱元璋采访到的是个二三十岁的汉子,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。
“是啊,老丈你是做什么的啊?”
朱元璋随便编了一个身份。
“我儿子在服务区负责卖汤饼的,我来给他帮个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