尽管刚开始还想过要像他那样去飙高音。但听歌的时候胡先阳也试过了,有些确实是他现在做不到的。
所以他唱歌的时候,就用了自己更舒适的调。
刚才在房间里唱还没多大感受,这会一听他就明白了,这两种调之间的情感色彩不同。
低头沉思一阵,等他想要听听其他人点评时,发现他们都沉默了。
虽然是清唱,但因为刚才做过一版伴奏的缘故,在顾言声音响起来的时候,制作人们便自动匹配上了背景乐。
两相对比下来,他们也听出了两人间的区别。
胡先阳的少年意气,和他略显清新的声线让这首歌更带着一些幻梦感。
但顾言的声音,连带着怒音和高声区的表达,则更显这首歌的磅礴变幻。
音域切换间,对于家国和爱情的情感抉择似乎都要更深一层。
两种不同的演绎方式,倒是让这首歌更有趣了许多。
他们此刻沉默的原因其实是,如果按照现有的编曲让胡先阳录歌的话……
那就无法去突出他声音的优势,让他的个人特点更鲜明些。
所以他们在思考要怎么样去编改这首曲子,让它跳出顾言的模式,更有胡先阳自己的特色。
思考间,不小心碰到了播放键,当他们录制好的伴奏再次响起来的时候,主制作人一下就想通了。
谜底就在谜面上。
既然厚重感不如顾言的话,那就不要过度强调厚重感了。
他们完全可以加大关于流行乐的表达,在保留原本编曲神形的基础上,让这首歌更‘年轻’一些。
这样不就可突出他们的不同了,而且这跟胡先阳的风格也更搭。
想法既定,他也不啰嗦了。
一转椅子,面向胡先阳开门见山道:“编曲我们可能还得调整一下,这个没问题吧?”
胡先阳摇了摇头,想起顾言的交代。
“没问题,本来这个编曲就是草稿,当然可以试着调整一下,只不过言哥的建议是,最好不要放弃民乐器。”
主制作人嘴角微微抽动,这还是草稿?
那他们以前帮着录的那些是什么啊,过分谦虚可就是虚伪了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