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做多了客人眼花缭乱不一定吃得过来,反而会浪费。
开业那几日她选做了十来种,最后定下的就是这些大众点餐次数靠前的。
店里又后配置了几张折叠的桌子,铺子不大,伸展不开,她就把折叠桌摆到了铺子的门口。
梅爸给她店铺门口特地搭了个棚子,刮风下雨倒也不怕了,客人门口排队也方便。
这几日尝着鲜的客人是越来越多,每天开门后,门口就排起了长龙。
秦兰香和于英在店铺里都要忙到上午十点才能松口气歇一会儿。
夜里歇下来后,秦兰香算了算账,连着几日的营业额每天都有五百多。
秦兰香直呼不可思议,“你爸之前一个月才挣那三百。照这样下去,咱家不是发了?”
梅玥君笑笑,这才哪到哪啊!
中午的时候,也有爱喝粥的人过来。虽然不及早上人多,但也是一笔收入。
秦兰香和于英都会炒家常小菜。
有回他们中午在店里吃饭,秦兰香给她们自己炒的几个小菜被来喝粥的客人瞧见了,非要也点个小菜。
秦兰香二话没说用剩下的菜给客人炒了个,客人吃了直叫好,反问,为啥中午不能卖米饭配小菜。
梅玥君和秦兰香一合计,这提议也好啊。梅玥君脑海里就浮现了快餐店的经营模式。只不过现在小铺的规模有限,人的精力也有限,还不足以开个快餐店出来。
不过偶尔客人点个小炒啥的倒是没什么问题。
这金鹤路离菜市口几步路的事。哪怕客人点的菜店里没有,直接去菜市口买了也成。
但这个担子只能落在秦兰香和于英两个人身上。
还有一个星期,梅玥君便要开学了。
做粥和做饭团的方法,梅玥君都详详细细的教会了妈妈秦兰香。
店里生意很好,他们也和于英婶子说好了,就招她在店里做店员,每个月付她四百五十块钱。
能拿这么多工资,比厂里上班的爷们挣得还多,于英开心的不知道说什么好,只能更加卖力的帮着打理店铺。
店铺算是稳定下来了。
妈妈也不用整日围着地里那点琐事。
爸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