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工人加入进来,看着保尔亲自干活,大家的热情被点燃。
中午十二点,几个人坐在简单的长桌旁,手里拿着大列巴和咸黄瓜,有人把汤罐倒进搪瓷碗里,热气腾腾。
谢尔盖咬着面包说:“保尔,你说,这些机器一更新完,咱们的产量能涨多少?”
保尔喝了口汤:“至少涨20。如果调校得好,能冲30。”
“那可是个大事。”瓦西里咧嘴一笑,“我家那口子要是知道我今天干的是这个,估计晚上多给我盛一勺炖菜。”
“别太乐观。”保尔放下碗,“接下来是关键——新机安装、调试,时间短,任务重,出点差错就全得重来。”
“你啊。”谢尔盖叹气,“总是比我们多想一步。”
保尔没有回话。他知道,他必须多想一步。多想一步,才能不犯错;不犯错,才能保证整个团队不出事。五年计划不等人,也容不得失败。
下午两点,阿尔焦姆带来了几名工程师,开始进行第二阶段的安装准备工作。他们带来了一批刚从哈尔科夫运来的新式装配臂和液压升降平台。
“这些设备是最新款,操作界面不一样,你得先熟一下。”阿尔焦姆对保尔说。
保尔点头:“我来试试。”
他戴上手套,打开操作台,一行行苏联技术说明文出现在面板上。他一边查看图纸,一边按下按钮,一台液压臂缓缓升起,动作流畅而稳定。
“不错。”保尔说,“叫瓦西里他们过来,我来教。”
下午三点,保尔开始给瓦西里和谢尔盖演示新设备的使用方式。他不急不躁,从按钮的含义,到各个关节的联动,一步步讲解。一旁的工程师也加入讲解,对着图纸补充细节。
到了晚上六点,第一台装配臂已经完全安置妥当。联合厂的一角,已焕然一新。
阿尔焦姆站在高台上,望着车间一片繁忙的景象,默默点头:“走得对。我们先干联合厂,是对的。”
保尔擦了把汗,望着远处仍旧发着光的工位灯,他知道这只是开始。
第一季度还有四周,但他们已经抓住了突破口。
深夜十点保尔独自一人坐在桌前,记录着当天的工程进度。他翻开笔记本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