除了来了些族人、亲戚,再就是庭州城里徐云虎这些年结交的一些商场上的熟人,特别是商会中人,冲着徐氏通达商行的面子,基本都来上了贺礼。
而其他人,但凡是沾了官场的,基本都是冲着徐文俊这个山南府长史的面子,有些熟悉亲近,有些没见过徐文俊,也想来混个脸熟。
今日人实在太多,本打算在不归楼设宴,但发现位置不够了,最后没办法,紧急调人在徐府再开十多桌,还好开酒楼这些年,调配些人手材料都没问题。
于是,族人和亲戚这些人都安排在徐府坐席,其他人则在不归楼坐席。
独孤月不想见太多外人,他便留在了徐府,他去年跟着徐文俊在徐家村过年,徐氏族长徐云洛、徐文俊的外祖父等都认识,也就跟他们坐在一桌。
徐文俊在徐府跟外祖父、舅舅等亲戚打完招呼后便去到了不归楼招待客人。
酉时正,不归楼酒席开宴。
徐文泽一桌一桌开始敬酒,说些感谢的话语。
而徐文俊也敬了好些桌,最后才坐到朱刺史这间包间陪着饮宴。
这一桌可说是汇齐了当今江南府府衙的重要人物,与徐文俊最为交好的都有朱刺史、李长史、熊参军,郑博士,当然,李佰阳李录事自然也在。
在场的人都是官场中人,谈论的自然也是官场之事,徐文俊一进来刚见完礼,熊参军就马上问道。
“徐大人,这听说你明年会调入京城,这消息可真啊?”
徐文俊坐下后说道。
“当初在京城之时,圣上给我两年时间,说是在山南府商业改革做出成绩来,便会将我调入京城,我也觉得明年应该会收到朝廷的调令。”
熊参军分析道。
“从长史调入京城,若是进入六部,最低也会是个主管一司的郎中,真是让人羡慕!”
李佰阳在徐文俊去他府上拜访时就知道了这个消息,还是感慨道。
“没想到短短两年,文俊便从县令升入了京城,你要感激圣上的皇恩浩荡啊!”
徐文俊自然马上拱手感谢皇恩。
朱刺史却眉头微皱:“按说文俊最适合的位置是户部,掌管民生税赋的部门可不那么好近,关键是文俊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