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徐文俊还特意为他们送行鼓励。
贺君弼却不在其中,他的成绩以石林县的标准勉强可以去府城参加省试,可徐文俊不建议他去,以他现在的水平去了也是陪跑,最好的结果就是多了一次省试经验而已,没必要浪费时间。
“再沉淀两年吧,两年后以现在的进步速度就没问题了。”
这是徐文俊和贺君弼说的原话。
贺君弼这小子很得徐文俊的喜欢,或许是因为他自幼贫困,年纪不大性子却比较沉稳,有点和徐文俊的性子一样,像个小大人,虽然也已经十七岁。
而且他非常在乎现在徐文俊给的机会,几乎每日都会来徐文俊的书房苦读,比起当初徐文俊苦读的时候都要努力,能够明显看到他学问上的成长,这点是徐文俊最喜欢的。
贺君弼受到徐文俊这般的照顾,那是感激涕零,虽然没有明说,眼神中看到出来他极为感恩,年纪不大,没那么多花花心思,这感激之情情真意切。
读书之时也都在内宅吃饭,贺君弼人也乖巧勤快,很得赵氏的喜欢,连月儿都习惯了指使他办事,凡是徐家的事情,贺君弼都忙的屁颠屁颠的。
徐文俊到了县衙后,以长史的身份是有介绍学子进府学的名额,贺君弼他自然也就会介绍进去,贺君弼高兴的不行,徐文俊说完这话后第二天贺君弼第二天就带着父母前来道谢。
他父母一看也是老实人,非要给赵氏磕头,拉都拉不住,最后还是说怕折寿才勉强劝住。
如同当初独孤公介绍徐文俊进府学一样,现在轮到了徐文俊介绍贺君弼进府学,这个时代的文人都是这样,遇到合适的学子都愿意拉扯一把,代代相传。
最后交待好贺君弼明年自行去汉阳的日子,徐文俊今年回家过年,明年不会过来石林县,需要他自行去往汉阳城。
刚到十一月,府衙的任命文书送来了石林县,一共三份,和徐文俊说的一模一样,徐文俊升任山南府长史,肖良志从县丞直升石林县县令,曾庆丰就职山南府府衙司户佐。
整个石林县县衙轰动了,徐县令居然不到一年时间就从县令升到的府衙二把手,他们也都是有香火之情的人,到了府衙也算有了拜访的人。
运气最好的是肖县丞,从县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