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拿出来不得在石林县横着走,更何况这些背景集于他一身。
时间一晃到了七月底,坍塌的房屋都清理完了,全县的道路也清理了出来,简易的房屋也建好。
百姓们终于各自回家,赈灾也正式结束了。
原先播种的秋粮也被淹了,如今又要补种,只是错过了时令,今年的收成恐怕会大大减产。
经过这次洪灾,石林县的百姓们,乡绅们,对于这个担任没多久的年纪轻轻的县令,可以说是佩服的不行。
做事实在,一心为民,全县就没人没听说过徐县令的,而且风评极好,甚至不少百姓在洪灾中因为徐县令而没有收到损失,纷纷说完为他立生祠。
这可把徐文俊吓的不行,朝廷历来对各种“野庙”、“生祠”等不受监察的崇拜很敏感,却是屡禁不绝,他可不敢犯这个忌讳。
听到这个消息徐文俊就急急忙忙找来曾庆丰,让他好好清查,百姓的好意他心领,务必不许搞什么生祠、长生牌位这些事情,好好叮嘱一定要彻底杜绝。
造纸厂终于重新开始建设,在石林县招了很多人做工,而且还放出话来,等厂建好还需要更多的人工。
因为徐文俊的参与,工钱给的很高,去报名的人极多,在石林县引起了极大的轰动,因为高工钱,能应聘上的无不到处炫耀。
慢慢的,大家又都知道了造纸厂也是徐文俊的手笔,要打造全华朝最大的造纸厂。
也是因为他,石林县有了造纸厂,才多了这么多给大家挣钱的机会,徐文俊的声望又持续走高。
徐文俊总算能休养一阵子了,可在京城,因为他,又闹的沸沸扬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