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半的价格收购,乌氏怎会轻易就范。
乌启明想过学何家转移去外地,可没后台,尝试过了去别的府城站不住脚。
乌家发展起来也没多少年,产业都在纺织业,也没别的门路,现在只能硬扛着,同时看有没有别的门路可以做。
徐文俊全部了解后心里也做出了打算,直截了当的问道。
“若是我能帮你解决这次危机,你们乌家能付出什么?”
父女俩对视一眼,乌启明说道。
“若是独孤公能出面化解此次危机,我乌氏愿意每年拿出两成利润。”
徐文俊不置可否,继续说道。
“独孤公自然会出面,而且府衙也会出面保驾护航,以后你们都不会为这种事担心。”
父女俩心头一喜,真是独孤公和府衙都能出面肯定能抗衡郡王府,眼前这少年居然有此能耐。
乌启明立马说道。
“府衙也能出面自然要加一点,三成!”
这钱出的心甘情愿,虽然三成有点多,但度过此次危机,后面站的是独孤公和府衙,只会赚钱更多,如今江南府的纺织市场经过屈有才这么一搞,竞争对手也少了。
徐文俊再次拿出筹码。
“我手上有纺车能够提升效率,节约成本,能保证乌家是第一个用上。”
乌氏父女有些意外,对方居然懂纺车,还改良了纺车,详细问起来。
徐文俊也不需要隐瞒,这纺车没多久就会现世,给两人详细介绍了三锭纺车。
父女俩听完心里高兴,换做以前肯定是花大价钱也要拿下三锭纺车,但此时心思却没在这上面,成本多与少无需太过在意。
换了纺车节约的成本也不值得拿太多利润去交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