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到录事参军这个重要职位。
如今两年过去,推广养猪也在江南府有了基础,正打算报上朝廷,又来这样的好消息接踵而至,怎不让朱刺史欣喜若狂。
本来以为要在刺史这个位置上坐到致仕,现在似乎有了点想法。
到了他这个地位想要动一动可不是那么简单,再往上走进入京城就要步入权力中心了。
三人商量起三锭纺车的推广计划,这实际上不关徐文俊的事了,他也起不到什么作用。
唯一能做的就是立马写一封信,让府衙安排快马送到徐家村,让族长安排熟悉三锭纺车制作的人速来府城。
正事谈完,熊司户知道徐文俊的心思,便向朱刺史提起乌家之事。
朱刺史的意思也和熊司户开始说的差不多,提不出什么好的意见。
“这从郡王府出来的管事如此嚣张跋扈,就没人到府衙来告他吗?”
徐文俊提出疑问。
“怎么会没有,但这人做事没留下把柄,总不能他吹牛说后台是郡王府就将他收监吧?”
“而郡王府任由他在外如此嚣张,不承认不否认,任谁也看的出来郡王府打的什么主意。”
“江南毕竟是郡王萧衍的封地,虽然他无实权,但面子上肯定还是要过得去,府衙总不能强硬的处理这管事。”
朱刺史详细说道。
徐文俊一听有戏,再度问道。
“这管事若是做出了出格之事,府衙有理由处置他,会不会看在郡王府的面子上放过他呢?”
朱刺史听徐文俊问的如此露骨,知道他应该是对这管事有想法,他也乐见其成,承诺道。
“就是找不到他的把柄,若他犯事,可就由不得他了,正好可以还庭州城纺织业一片安宁。”
徐文俊得到这个满意的答复心中有数了,于是谦逊几句。
“非是一定要惩治这人,而是他把控了庭州城大部分的货源和客户,定价权也在他手,想要推广三锭纺车绕不过他。”
“现在三锭纺车提高效率,成本降低,想要推广迅速,价格必定也是要降的,降价将所有外地布商吸引来江南府进货,这才是最快的推广方式。”
“说起要惩治这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