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备注:有知道的,在这里吱一声。)
既然蔡邕说这个名字好,还说得有根有据,王通也不能反对,便大笑道:“岳父之言,正合我意。”
不过,王通的老婆蔡琰就要比王通有文化得多。
听了蔡邕的那几句诗后,蔡琰便笑着说道:“希望咱们的成儿,能够像古时的成王一样,成为善待百姓的千古明君。”
原来如此!
看来,这两父女也不是什么忠于汉室之人,早就存了不臣之心!
……
前来送礼的人很多。
王允的儿子王景和王定也送来了贺礼。
这两兄弟,原本的历史上随王允死在长安。而这一世,因为王通劝王允不要将他家8个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,被王允遣回太原,4个鸡蛋因而幸免于难。
为了感谢王通,他们送来了400个鸡蛋。
还都是土鸡蛋。
如图所示:
……
(附录图片:土鸡蛋。)
……
除了送来鸡蛋之外,还送来了几百坛美酒。
这个时代的酒,全都是米酒,度子较低,味道较浅,没什么香味。
于是,王通让人将这几百坛酒全都搬到后院的一个厢房里,又让人制了一套蒸馏设备,对这些酒进行蒸馏加工。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,成功地制造出了高纯度的蒸馏酒。
(备注:关于白酒蒸馏技术的起源时间,大多数学者认为是从元代开始的。《本草纲目》中记载:“烧酒非古法也,自元时始创。有人认为在西汉海昏侯殉葬品中发现的蒸馏器可用于蒸酒,那只是一种猜测,更有可能是炼丹时用来蒸馏水银的。有专家用那种蒸馏设备蒸馏白酒,只能蒸馏出20度的白酒。而王通的这种方法,可蒸馏出40度以上的白酒。)
……
制做烈酒的蒸馏过程中,酒气挥发在空中,浓烈的酒香充斥着整个州牧府。
恰逢老丈人蔡邕到来,如同二哈一样,闻香寻至酿酒房。
王通见老丈人来了,就先拿了一坛给他喝。
蔡邕才喝了一口,便惊问道:“此酒何名?”
“此酒名曰……‘君莫笑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