了一个月的月子,母子皆好,正由亲兵护送前来太原。
于是,王通亲自带了一队骑兵前往迎接,在半路上接到蔡琰的豪华马车,小心呵护着来到晋阳城。
随后,便大摆筵席,与民同庆。
……
种豆得豆,种瓜得瓜。
日日夜夜,夜夜日日。
辛苦耕耘播下的种子终于有了收获,王通因此而高兴不已。
州牧府的后院之中,王通抱着已经一个半月的儿子,喜笑颜开,乐不可支。
身边,还跟着莺莺燕燕一群。
包括:蔡琰、貂蝉、张魅娘以及大大小小五六位美貌丫环。
除了这群美女,还有一个老男人——蔡邕。
蔡邕被一群女子挤在外围,只能掂着脚,伸长着脖子,着着他的乖外孙。
一边看,一边训他的女婿:
“我说贤婿啊,人言未子而先名,可我外孙都一个半月了,怎么还是连个名字都没有?什么宝贝、宝贝的叫起来真难听!”
“哈哈,我就是个取名废。”
王通开心地大笑道:“也不是没给他取名,就是我取的那些名都不怎么样。岳父你读书多,还是你帮孩子取一个吧。”
蔡邕一听王通将孩子的冠名权让给自己,顿时高兴得合不拢嘴。
略一沉思,便摇头晃脑地开始念起来:
“执竞武王,无竞维烈。不显成康,上帝是皇。自彼成康,奄有四方,斤斤其明。”
念完之后,又道:“依老夫看,这孩子就取名叫做……王成!”
王成?
一听这名字,王通就想起了那部电影《英雄儿女》,以及那经典的呼叫:
“我是王成,我是王成!为了胜利,向我开炮!”
(备注: 向英雄致敬!!!!)
如图所示:
……
(附录图片:我是王成。)
……
这是一个英雄的名字!
当然,蔡邕并不知道王成是一个英雄,他给孩子取名王成,是因为在这段诗经的句子中,两次出现了“成”字。究竟是什么意思,王通也不知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