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是第二个,第三个。
掌声逐渐如潮水响起,不是喧哗,而是一种无声的坚定。
记者群中,有人哽咽地写下今日的评论标题:
“青年之问,不是反抗权威,而是质问不该失控的权力。”
……
次日清晨,新华社青年评论专栏发布:
“沈逸辰面对未知身份的拷问,未逃避,未狡辩,而是正面回应,并以制度性揭露回应指控,这不是洗白,而是反向提出:审查权力应否被制衡?”
“他不是神,也不是无暇的偶像。”
“但他,值得信任。”
……
中枢系统机要会议室。
特调副主任冷脸道:“你这是第二次失手。”
李睿宁低头,眼中血丝泛起。
“他的身份,肯定有问题。”
“他身上还有没公开的档案,我们只是——”
“够了。”
冷脸副主任打断他,神情森冷:
“如果一个人,我们查了五次都没查到‘确凿问题’,那说明问题不在他。”
“而在我们。”
“下次再给我们带来舆论灾难,你的位置——保不住。”
……
夜晚,青创联盟办公楼顶,沈逸辰倚着栏杆,望着万家灯火。
林紫然走上来,轻声问:“你还在担心?”
沈逸辰看着前方,轻声答:
“我不担心他们看不见真相。”
“我怕——他们早已放弃看真相的勇气。”
他闭上眼,风吹过额发。
他知道,下一战,会更狠。
但他也知道,只要他站着,就没人能轻易地将青年意志——封杀在黑箱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