玖玖小说 > 历史军事 > 千门36天局 > 第8章 莫须有(10/37)
府,以及陕西、京西各州的土地。宋派东京留守王伦,拜见金右副元帅兀术,交割土地疆界。兀术从汴京经祁州渡河而去,把行台迁移到大名府。

    金许诺归还太上皇、郑太后的灵柩和高宗生母韦太后。宋接受金邦册封,向北称臣,世居落辅国地位,每岁向金进贡币帛银粮。

    当 e,高宗下赦书布告天下,赦书大略道:

    ”大金报答允许和议盟约,割河南土地归还我国,止息字内干戈,用来保全民命。 &34;

    这日杭州城的主要大街皆张灯结彩,锣鼓声、鞭炮声此起彼落。其欢庆的热闹气氛,比去年庆祝正式定都杭州城时还要浓烈许多。

    定都后新落成的景灵官大殿,穿插着金、宋两国的旗帜,还加挂了几多宫灯,以示欢庆和议的成功。

    几天之后的一个上午,高宗在景灵官大殿召见文武百官。群臣以官爵大小列队两行,向皇上山呼万岁,跪拜叩头。

    黄袍加身的三十二岁高宗,胡须黑白相杂,显得苍老、疲惫。他抬眼依次巡视站在大殿里的两大行文臣武将,发现他们并无丝毫喜色,只有站在上首的宰相秦桧,脸上露出不易被人觉察的得意微笑。

    高宗沉吟片刻,自我解嘲道:

    “有人说朕惧怕金人,为了苟安于东南的半壁江山,才一意和议。其实大谬不然!朕遵循以孝治天下宗旨,为了要金人归还灵柩、太后,才不在乎金人提出的条件,甚至不惜称臣和割地赔款。望众爱卿体谅朕之一片孝子之心--&34;

    闻高宗说到这里突然停住不语,垂头丧气的大臣们皆抬头看去,见高宗正拿着黄手帕擦眼泪,不由得唏嘘叹息,但也没有人敢插话劝慰。

    暮然间,高宗转悲为喜,道:

    ”如今上天有眼,金宋和议终于达成。这全赖秦爱卿--往无前,力排众议,鼎力辅佐。王伦、孙近力主和议,协助宰相办事也很得力。诸文臣武将虽然对和议有不同意见,但也能顾全大局,使和议不受干扰。特别是岳飞、韩世忠、张俊三大将,治军有方,纪律严明,坚守驻地,保障了和议的顺利进行。为此,朕照例按功爵赏。“

    诏令爵赏的名单很长,高宗事先御笔亲批,由吏部员外郎逐一宣读。读一个,谢旨一个。当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