。他身边的大臣,几乎全是一群贪生怕死,无才无德的小人。因此可以断言,汴京必将不保,“赵构一脸苍茫,道:”大宋在劫难逃。我这个人质,实则是个俘虏,一个永无回乡之日的俘虏。 &34;
说到这里,赵构眼泪双垂!
“所以,”汪伯彦接过话,道:“比起汴京的陷落、大宋的沦亡,所谓&39;逆旨&39;又何足道哉!倘若大王更弦易张,与金邦针锋相对,毅然不赴金营,那么形势必将改观。非但大宋可保,大王也将&39;反客为主&39;,成为大宋的中兴明主!&34;
赵构心头一震,脸色一亮,又有所禁忌地说:“廷俊,这话岂是随便可说的!&34;
”这里并无他人,说也无妨。何况此事已深思熟虑过。“
”那。 就请道其详。“
”大王不赴金邦当人质,金人势必以此为借口,大举进攻汴京;能战的李纲已被罢去,京都已无守城的强将,城破必矣!王室宗亲势必扫数归金,届时朝野定然一致推举殿下君临天下,收拾残局。殿下天纵英明,必能重整河山,中兴大宋社稷。所以,臣敢冒天下之大不韪,祈请殿下认清形势,看准时机,断然反客为主!&34;
赵构听罢,震奋之极,忽又袭来某种不安,沉吟道:
“此事非同小可,卿暂且切勿外传,容孤。 三思后行。”
“既如此,容臣告辞回相州。”
“卿为何急急思回?”赵构不解地问。
“磁州非我地盘,逗留无益,而且臣乃悄离相州
的。不过。 &34;
”不过什么?&34;
“臣还要提醒一点,大王若滞留不进,金人必不肯罢休,必将派兵前来硬取。况敌兵已经渡河,距磁州只方寸之间。城外已有金人巡弋,州内必潜伏夷敌奸细。险地不可居,危墙安可立?恳求大王今夜潜师早发,臣在相州专候大驾。“
汪伯彦说罢,便急急告别而去。
3
康王赵构静坐一处,连茶饭都无心享用。汪伯彦的一席话正在他脑子里翻滚。从眼前局势看来,他赵构去金邦当人质,不仅有去无回,也对大局无补;他不去当人质,不仅保全自己,还可以在危急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