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去年开始,谢家的账目便是我在查验。”
什么小大人。
宁时看着眼前这个不过十一二岁的少年,不禁有些感慨。
年纪虽小,举手投足间倒是真有几分世家子弟的风范,想必是从小耳濡目染,才能这般稳重。
“祖母都交由我来打理”这话说得云淡风轻,想来这些事务于他而言早已成了寻常。
不过谢家居然能放心的下能让一个孩子掌家,这是否有些
算了,她这等凡人还是莫要品评商业天才的好。
谢家一个两个都这么率性胡来,也算是一种独特的家风了。
这时有小厮送来午膳,摆在一旁的石桌上。各色精致的点心和茶水一应俱全,光是羹汤就有三样。
“宁姑娘既然不会下棋,不如用过午膳后,陪我说说那些昨天同姐姐说过的新奇的主意?”谢礽收起棋子,“我倒是很想听听。”
宁时松了口气,这可比下棋强多了。
用膳时,她和谢礽聊了不少经营之道。
“我听二姐说,宁姑娘提议要给常客一些铜牌,凭牌购香可以得到优惠?”谢礽一边用着羹汤,一边问道。
宁时点头:“正是。铜牌分为三等,购香越多,优惠越大。一来可以让客人常来,二来也能让他们多买些。”
谢礽若有所思:“确实是个好法子。只是这样一来,岂不是要打折让利?薄利多销固然好,可若客人都等着打折再来买,反倒难做了。”
“谢公子此言差矣,”宁时笑道,“优惠虽有,但铜牌门槛也是有的。低等铜牌只需少许消费即可,但若要得上品铜牌,可得多次光顾、积攒足够银钱。如此一来,既能筛选出真正的高价值客人,又能避免薄利的弊端。”
谢礽若有所思:“原来如此。这倒是利用了客人的心理,让他们自己愿意来买更多。”
“谢公子可知道‘回头客’的妙处?”宁时笑道:“一个常客,胜过十个新客。与其花大力气去寻新客,不如留住老客。这些折扣看似是亏了银钱,可长久看来,反倒能赚得更多。”
“哦?此话怎讲?”
“比如说,一个常客若是喜欢了咱们的香,便会常来。不仅如此,他们还会向亲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