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桥边和城门。”大丫道。
“桥边和城门?那多偏啊!”二丫不太乐意。
“虽然偏,但是那边有好多女子。”大丫笑道,“你忘了,上元节要做什么?”
二丫一拍脑袋,高兴地道:“还是大姐聪明。”
上元节除了看花灯之外,还有一些活动,比如,走百病,摸门钉。
走百病是许多年轻的女子,会结伴穿过桥梁,祈求百病退散,所以桥边是必经之路。
摸门钉则是想要求子的妇人,身穿白绫衣衫,成群结队,手持香火去摸门钉求子。
“那咱们去桥边。”二丫道,“成亲的妇人,多半舍不得给自己花钱。”
比如说娘,谁能赚走她一个子,那可太难了。
大丫道:“我觉得可以分开。爹娘去城门那边摆摊,我们在这里。爹娘那边,可以多放一些梳子,木簪,澡豆,这些实用的,少放一些胭脂水粉。”
萧晏赞许地看了她一眼。
还得是大丫。
“有道理,我们分开卖,卖得肯定还多。”二丫当机立断,决定分成两个摊位。
于是,陆弃娘和萧晏去城门处摆开了摊子,大丫姐妹三人连同云庭则在桥边摆摊。
“你别拉着脸,高兴点。”二丫叮嘱云庭,“嘴也甜点。咱们是为了赚钱,不磕碜。”
“行,你放心。”
前面忽然一阵欢呼声。
几人寻声望去,便看见戴兽首铜面的傩舞者踏鼓点跃过街心,宽袖翻飞似黑云压城,面具上朱砂勾勒的獠牙在火光中忽明忽暗。
胡旋舞娘戴缀满金箔的蝶形面帘,只露出一双含情目,裙裾旋开时如西域沙暴裹挟异香,引得少年郎掷花相随。
“真好看啊!”二丫托腮道,忽然想起了什么,对云庭道,“你要是害怕遇到老熟人丢脸,我给你买个面具?”
上元节流行戴面具。
寒门用竹纸裱糊面具,贵族用各种金银珐琅嵌宝,总之都是凑热闹。
“不用。”云庭道,“趁着这波人多,赶紧吆喝,做生意要紧。”
他的面子不值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