纵观国内这些大作家的经历,也都是从短篇小说或者散文开始的。
你们有足够的经历,怎么能想出好故事来。
除非像胡为民这样,但他是特例。
当然,也不排除世界上有天才,但胡为民不认为两人是那种天才。
既然如此,还不如建议他们打牢根基,然后再一步步挑战自己呢。
两人也是听了进去,连忙感谢胡为民的教导。
吃完饭后,两人礼貌的同胡为民告别。
……
第二天一大早,胡为民将自己写的小短篇寄了出去。
当天,邮件便送到了《新少年报》编辑部。
如今,从燕大寄过来的信件成了各大报刊最为关注的稿件来源地。
《新少年报》也不例外,更何况昨天他们编辑部主编还亲自去了趟燕大,找这几个月来最火的胡为民老师约稿。
昨天金主编回来告诉编辑部众人找胡为民约稿的事情谈妥时,编辑部上下都很高兴。
他们也在期待收到胡为民的投稿,但他们也没想过昨天才谈妥,今天就能收到稿子。
不现实,就算是短篇,那也是几千字。
国内也没听说哪位作家有这种速度,更别说胡为民这次要写儿童文学。
面向少年儿童的文学作品和成年人可不同,遣词造句都要谨慎。
在他们想来,胡为民能在一个月内写出稿子,已经是速度惊人,才华横溢。
这就造成今天编辑们对来自燕大的邮件并不上心,直到……
“胡……胡为民的邮件!”
一声惊呼传遍整个编辑部,大家猛然抬头,张望起来。
“谁?是那个胡为民吗?”
“胡老师的投稿?这才过了一天吧?”
“真是投稿,不太可能吧?”
大家都不太相信是胡为民的投稿,实在是时间太短。
编辑小周也不信,但他还是激动地拆开邮件。
他伸手一掏,从里面掏出一份手稿来。
小周瞪大眼睛,“真是手稿?”
这下,编辑部里面徒然安静下来。
大家都希望小周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