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主。
在“他”的要求下,女主慢慢和家人以及朋友断开联系。
最后,她失去了工作,没有了收入来源。
但她并没有陷入困境,因为她还能接收包裹。
包裹的频率提高,她发现自己越来越离不开这种呵护。
故事的最后,女主如同金丝雀一般,住在没有人认识她的小屋子里。她是美丽的,却又如同玩偶一般,没有灵魂。
很久以后,当她打开门,神情惊讶,她发现了什么呢?
胡为民这一版的《送货上门》不在聚焦时代背景,少了荒诞现实主义和资本主义侵蚀现状的警示。相反,这一版更多聚焦于“爱情”。
它在剖开爱情糖衣下的暗河,提醒读者:最危险的包裹,往往打着“我爱你”的邮戳寄来。
这次,胡为民写得非常顺手,没有一点迟滞感。
用了不到两天,他就写完了“爱情版”的《送货上门》。
写完的当天,胡为民请了半天假,带着三份手稿去了青年报编辑部。
胡为民的到来,受到青年报编辑部全体的欢迎。
这并不奇怪,因为胡为民对他们报社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本来青年报只是燕京的地方报纸,可因为他的两部小说,青年报不仅销量大增,更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。
这份影响力辐射京津冀地区,并且覆盖范围还有进一步扩散的趋势。
傅林邀请胡为民进他办公室详谈,等他进来后,又是端茶倒水,非常热情。
“胡老师,你今天大驾光临,可是又有了新的短篇作品?”
在简单交流一番后,傅林关心起胡为民此行的目的。
“嗯,这次又写了个短篇。刚写完我想着咱们的良好合作关系,就带来青年报,也想傅主编能提点意见。”
胡为民点点头,从随身挎包中取出三份手稿来。
“胡老师带了这么多过来?”
傅林又惊又喜,乐得合不拢嘴巴。
“一份是我的,还有两份是燕大文学社学生的作品。”
“学生作品,咦,怎么书名都是《送货上门》?”
胡为民将自己担任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