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捆海军特制麻绳。&34;物证科突然来电,那些麻绳纤维与陆小暖脖颈勒痕完全匹配。
档案柜深处突然掉落牛皮信封。泛黄的举报信写着&34;三号闸门偷换建材黑幕&34;,落款日期是2003年7月16日——正是陆长明车祸身亡当天。老杨用镊子夹起信封边缘的半枚指纹,在强光下显现出螺旋状特殊纹路7。
17:10 野牛滩沉船打捞现场
夕阳把锈蚀的船骸染成血色,潜水员从暗舱捞出刻满符文的青铜鼎。鼎腹残留着暗褐色物质,快检显示同时含有人类血液和朱砂成分。考古队长颤抖着指向鼎内铭文:&34;这里记载要用三十七个铜过敏者的心头血养鼎……&34;
老张突然用探照灯照亮船体铭牌。被海藻覆盖的&34;tb-37&34;下方,隐约可见更早的&34;海巡09&34;字样。&34;这是九十年代退役的海警船!&34;他踢开船板,露出被焊死的暗格,里面整整齐齐码着三十七个铜制骨灰盒。
滩涂上传来引擎轰鸣。两辆黑色轿车冲破警戒线,国安局的人亮出证件:&34;这个案子涉及国家文物安全,现在由我们接管。&34;老杨瞥见他们搬走的证物箱里,有份1995年的涉外考古许可文件。
20:45 刑侦大队证物室
日光灯在午夜发出电流噪音,老杨用纳米显影技术扫描举报信指纹。数据库比对结果弹出时,他碰翻了手边的浓茶——匹配对象竟是三年前调离的纪委副书记!
&34;当年负责陆长明车祸复核的人。&34;老张盯着内部通报记录,&34;他去年突发心脏病去世,尸检报告显示心肌细胞含过量铜离子。&34;证物架上突然掉落个铜制镇纸,滚到墙角时裂成两半,露出微型胶卷。
技术科连夜冲洗出照片。1995年的涉外考古队合影里,年轻时的国安局代表正站在青铜鼎旁,而他腕表上的tb-37刻痕在放大镜下清晰可辨。
23:20 江心岛疗养院旧址
暴雨冲刷着废弃的冷链设备,老杨的手电光照亮地下室墙面的抓痕。二十年前失踪的防汛工家属姓名被刻在混凝土上,每个名字后面都跟着铜含量检测值。
&34;他们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