详细描述一番后,傅斯年匆匆道谢,便朝着隔壁村子狂奔而去。
赶到隔壁村子时,天色已近黄昏。傅斯年挨家挨户打听,终于在村子一角寻到了那座小院。院门前,他停下脚步,深吸一口气,平复内心的波澜。
透过院门的缝隙,他看到李莫愁(为啥傅斯年能一眼认出来,看看这气质,这颜值,这身道袍,就差把名字写脸上了。)正坐在院子里,神情落寞,宛如一幅静谧的画卷,散发着令人心碎的美感。
她身着的月白色道袍,在微风中轻轻拂动,如同流淌的月光,更衬出她的清冷与孤寂。一头如墨的长发随意地披散在肩头,几缕发丝随着微风轻舞,时而拂过她那白皙如雪的脸颊,仿佛是在为她的落寞添上一抹淡淡的愁绪。
她的面庞,肌肤细腻得如同羊脂玉,在日光的映照下泛着冷冽的光泽。此刻,她的眼神中满是落寞,那原本如寒星般闪烁的双眸,如今像是蒙上了一层薄雾,深邃而忧伤。修长的睫毛微微低垂,偶尔轻轻颤动,仿佛承载着她内心深处的痛苦与无奈。
她的眉,恰似含着哀愁的远山,微微蹙起,勾勒出无尽的忧思。琼鼻秀挺,更显面容的精致。而那不点而朱的唇,此时微微抿着,带着一丝倔强,也带着一丝无人诉说的悲伤。
她静静地坐在那里,身姿依旧优雅,却透着一种难以言说的落寞。微风轻轻吹过,带动院子里的花草摇曳,而她宛如一朵被遗落的繁花,在这寂静的角落独自凋零。
这般情境下的李莫愁,她的美不再仅仅是冷艳与凌厉,更多了一份惹人怜惜的柔弱。她就像一朵盛开在寒冬的花朵,在孤寂中散发着独特的芬芳,美得让人心生怜悯,却又因她周身散发的落寞气场,让人不敢轻易靠近。
她的美,在这一刻与她的落寞融为一体,成为了一种深入骨髓、令人难以忘怀的独特韵味 。
傅斯年愣了几秒后,轻叩院门,李莫愁闻声抬头,眼中闪过一丝警惕。傅斯年露出温和的笑容,说道:“这位道姑,打扰了。我路过此地,见道姑神色不佳,请问是否有事需要在下帮忙。”
李莫愁打量着眼前这个陌生男子,冷淡地回应:“与你无关,你走吧。”
傅斯年并未就此离开,而是诚恳地说道:“道姑,看你这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