玖玖小说 > 其他类型 > 段王爷的江湖 > 第十五章 金陵王气(6)(2/3)
,让读书人机会太多了!”

    黄悦椿道:“是呀,太平天国的高考制度本来就是对隋朝以来的科举制度的一次改革,不过,这次改革最终看来似乎是没有成功。后来又规定不满300字、写错题目、字体两样者不录。天京事变后,杨秀清、韦昌辉被杀,石达开出走,京试仅剩下洪秀全的天试。”

    何碧香道:“这时候的考试该爆棚了吧?天王……不就是和皇帝差不多嘛?”

    黄悦椿道:“是呀,天王……就是太平天国的皇帝。他颁布《钦定士阶条例》,将每年一次改为三年一次。可惜,不久太平天国覆灭了,三年一试的科举制度并没有真正的实行。太平天国通过科举制网罗了一些从事文案工作的知识分子。但因科举过繁、过滥,形同儿戏,大大降低了高考选拔人才的作用,考试内容也为读书人所不屑,因此没有招考道真正的人才。”

    岳灵珊道:“按理说,天王那么理解读书人的辛苦,大家不用三更灯火五更鸡发奋读书了,怎么还不能招考到真正的人才呢?那些人才都跑到哪儿去了?”

    黄悦椿道:“读书人最好面子,你不尊重人可以,但你不能不尊重人家的知识和才能。因为洪秀全的科举制度对知识和才能的忽略,导致了读书人不以参加科举考中状元为荣,因此,有真才实学的人都不屑参加太平天国的科举考试,反而跑到了个人品德高尚、战功卓著且以文章名世,权力炙手可热的太平天国的死对头曾国藩那边去为他服务去了。”

    李湘道:“看来,物以类聚,人以群分,自古都是这个道理。有什么有的上司就有什么样的下属,有什么样的皇帝就有什么样的朝臣。同样的道理,有什么样的主考大人,就会招收到什么样的学子,是这样的吧?”

    黄悦椿道:“太平天国的京试共举办了22次,产生了22名状元。这些状元虽然不是平庸无能之辈,但也绝对不是出类拔萃的经营之才。但由于科举制度的改革不成功,所以,自始至终也没有从科举考试中选拔出栋梁之才。”

    何碧香道:“本来洪秀全也算是读书人出身,照理说应该能凝聚到大批有才华的读书人在身边,更好地为太平天国的革命事业服务,让太平天国的基业江山永固,永不变色。可叹,美好的理想因为人才的缺乏而夭折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