歌声此起彼伏。
他们一边唱,一边向前来上香的人乞讨。
立刻便引得路人纷纷侧目。
一个卖糖葫芦的小贩停下了脚步,听到传唱的童谣,脸上露出了疑惑的神情,嘴里喃喃道:“这唱的是哪家的事儿?”
街市的另一边,一个身着绸缎的富家公子哥儿正摇着扇子闲逛,听到这童谣,他眉头一皱,拉住身旁的小厮问道:“这说的季策,莫不是尚书夫人的兄长?竟做出这等腌臜事?”
小厮也是一脸惊讶,附和着自家公子。
很快,童谣就像长了翅膀一般,从这条熙熙攘攘的街市传到半山腰的归云寺。
来上香的世家贵妇和千金小姐,以及她们身边的丫鬟婆子听到童谣声,都不禁驻足细听一会儿,揣摩一下其中暗藏的深意。
一锦衣华服的贵妇皱眉,“这市井童谣,说的难道是季家的宝通钱庄。”
她身边的婆子附和,“夫人,奴婢听着说的就是宝通钱庄。”
贵妇一惊,暗道:“坏了,老爷可是把大半身家都放在宝通钱庄,这钱要是被季策也霍霍了……”
贵妇这么一想,立马转身往山下走。
“夫人,你走反了。”婆子想叫住贵妇。
贵妇很着急,“咱们回去,不上香了,改日再来。”
“走,赶紧回去。”
人头攒动的人群中,像这位贵妇这般,听到童谣后立即打道回府的人就有好几个。
楚云不知道放出童谣的第一天,就初见成效。
她正在倒座房里一遍遍数着银子。
只有45两,太少了。
其中还有8两没给春花。
她只有37两银子,能干啥呀?
如果她没有猜错的话,一旦童谣传开,宝通钱庄的信任崩坍,势必会引发挤兑潮。
据楚云上辈子的记忆,季策为了扩大自家生意,将富户、商人和百姓存在宝通钱庄的现银,大量挪用到了季家的布行、米铺和首饰铺子的经营上。
所以,钱庄里日常储备的现银并不多,一般只维持在十万两这样极低的限额。
一旦有人手持银票到宝通钱庄去兑换银子,并且兑换金额超过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