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日的阳光洒在官道上,马车轱辘碾过细碎的石子,发出规律的声响。
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青草的气息,偶尔飘来几缕桃花的芬芳。
柳芸坐在马车前端,手里摩挲着那把随身的匕首。
这是她从娘家带来的唯一一件值钱物什,银制的刀柄上雕刻着繁复的花纹,刀身锋利依旧。她的目光越过起伏的丘陵,望向远方蜿蜒的道路,眉头微蹙。
身后的车厢里传来孩子们压抑的笑声,夹杂着书页翻动的沙沙声。
她转头看了一眼,嘴角不自觉地上扬。
四个孩子挤在一起,正对着一本破旧的《三字经》指指点点。
“娘亲,你看那边的山,好像一只趴着的大象!”四娘探出小脑袋,乌黑的发丝在风中飘扬,圆圆的脸蛋因兴奋泛起红晕。
“坐好,别摔着。”柳芸伸手把小姑娘扶正,语气温柔却不失严厉。
她整了整四娘有些凌乱的衣襟,“山还在那里,等到了驿亭再好好看。”
后面传来韩顺粗犷的声音:“韩宇兄弟,你们这一家子跑府城考试,怎么还带着孩子?这一路上可不轻松啊。”
他赶着的马车与柳芸他们并排而行,车上装满了准备去府城贩卖的布匹。
韩宇正哼着跑调的小曲,闻言回头露出笑容,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来:“这事说来话长啊。孩子们难得出远门,带着见见世面也好。”
“切,别装啦。”
韩顺撇撇嘴,用手帕擦了擦额头的汗珠,“全村都知道你们用奔丧的借口给孩子们请假。也就是村长念在你们是为了孩子读书的份上,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”
柳芸听着两人的对话,手中摩挲匕首的动作顿了顿。
这个借口确实有些不妥,但为了孩子们的未来,她也顾不得那么多了。
但是想到村里那些闲言碎语,她的指节不自觉地攥紧了缰绳。
马车继续向前,路边的杨柳随风摇曳,投下斑驳的阴影。
柳芸取出一个布包,从里面小心翼翼地抽出一张地图。
这是她精心绘制的第三版,比从书局买来的还要详细。每个驿亭、歇脚点都标注得清清楚楚,甚至连路边值得一看的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