牛车,消失在雨幕中。
柳芸回到厂棚,拆开信封,纸张上的字迹有些晕染。她仔细辨认着,眉头渐渐拧成了疙瘩。
信中韩宇絮絮叨叨地写了一大堆,说什么一路辛苦,虽买到一万多斤低价麦,但钱已花光。现在粮食只能让人送到青禾镇外五十里的驿馆,请她去接应。
末了还腻腻歪歪地说什么没她在身边,怕被劫财劫色。看到这里,柳芸眼中闪过一丝嫌弃,手不自觉地将信纸捏出了褶皱。
“柳娘子,出什么事了?”韩木匠见她神色不对,放下手中的工具。
“无事,我先回趟家。”柳芸挤出一丝笑容,转身走进雨中。
村里明值春耕,田地里到处是弯腰劳作的身影,大家都在忙着耕种远处和贫瘠的田地。
雨水打湿了柳芸的衣衫,她走访了几户人家,都说抽不开身。无奈之下,她只得去镇上租车接应。
镇上的路比村里更泥泞,马蹄踩过,溅起一片片泥水。好不容易租到两辆大车,一行人顶着雨赶往驿馆。
驿馆外,韩宇正焦急地踱步。见到柳芸,他眼睛一亮:“娘子,可算把你盼来了!”
柳芸冷着脸没说话,径直走向堆放粮食的地方。来回坐车花掉整整一两二钱碎银,掏钱时她都不想看韩宇那张讨好的脸。
“回家再算总账!”她恨恨地瞪了韩宇一眼,语气里带着明显的警告。
“娘子放心,每一笔账都清清楚楚记在本上,老四也在看着。”韩宇赶紧表态,脸上堆满讨好的笑。
一旁的韩壮连忙附和:“三嫂,我死死盯住大哥的一举一动,一文钱都跑不了。”
看着柳芸轻松扛起五六袋粮食,韩宇不停地献殷勤:“多亏有娘子啊,不然我都不敢往回走。这一路上,进了青禾镇,路上的人看见粮食,眼睛都直了。”
“当真?”柳芸停下动作,眉头微蹙。
“千真万确!”韩宇拍着胸脯发誓,又指着韩壮,“你问他。”
这回韩壮没反驳,他点点头:“确实,我们看到不少饥民,眼神都不对劲。”
回程路上,柳芸留意到确实多了许多乞丐,都是成群,甚至有二十多人的大队。
一路上,韩宇紧张兮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