柳芸心里装着囤粮的事,顾不得和韩超多说,拽着想去蹭早饭的韩宇直奔宗主家。
“慢点走,这么急做什么?”韩宇被拽得踉跄,不满地嘟囔着。
柳芸头也不回,脚步匆匆,“你没看到地里的庄稼都遭了虫害吗?再不想办法,今年冬天怕是要饿肚子。”
韩宇撇了撇嘴,却也不敢多说。自打柳芸嫁进来,每次她说的都是对的。
宗主家的院子里,村长正和宗主凑在一处说话。两位老人看到柳芸和韩宇来访,连忙招呼他们进屋。
“两位老人家。”柳芸福了福身,面色凝重,“今年虫害严重,我担心村里人手中的余粮不够。”
“你也想到囤粮的事了?”两位老人对视一眼,眼中闪过惊喜。
宗主抚着胡须,叹道:“正巧我和村长也在商议此事。”
村长接过话头:“公中还有一两六钱银子,我们想买些粮食,接济村里困难的族人。”
柳芸在心里快速计算,如今糙米三文钱一斤,这些银子能买五百三十三斤。她不禁蹙眉,这点粮食怕是不够。
“修路的事只能往后推了。”村长搓着手,神色有些为难,“就怕族人们不答应。”
韩宇坐在一旁,听着三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商议。阳光透过窗棂照进来,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。
最终,三人决定召集村民商议此事。可午时宗祠里的情形,却让所有人大跌眼镜。
“我家存粮够吃,我不得掏这笔银子。”李老六摆着手说。
“我打算找亲戚借一点。”赵婶子低着头,声音细若蚊蝇。
文大伯搓着手,一脸为难:“想囤,可惜囊中羞涩啊。”
七嘴八舞的议论声此起彼伏,村长气得直拍大腿,胡子都翘了起来,“既然如此,那就各家自求多福吧!”
宗主看着眼前这些不思进取的族人,长叹一声:“你们瞧瞧人家柳娘子和韩宇,明明不缺粮,还知道未雨绸缪。”
角落里,几户穷苦人家的族人面露苦涩。他们何尝不想囤粮,可连借钱都难。
宗祠里的气氛一时凝重。阳光透过窗户斜斜地照进来,照亮了空气中飞舞的尘埃。
宗主和村长对视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