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到家后,柳芸没有休息,直接去找韩木匠。敲门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脆。
“谁啊?”韩木匠的声音透着困意。
“是我,柳芸。”她说,“麻烦您给三郎四娘各做一个灵翼书箱。”
门吱呀一声开了,韩木匠披着外衣出来:“这么晚了?”
“孩子们后天就要上学了。”柳芸解释道。
韩木匠虽然已经躺下,但听说是为了孩子上学,立刻答应下来:“明天一早就做,保证不耽误后天上学。”
第二天,柳芸一个人去山里采石,把孩子们留在风车磨坊看韩木匠做书箱。
等她拉着石料回来时,两个小书箱已经做好了。崭新的木头散发着清香,轮子安装得整整齐齐。
三郎和四娘爱不释手,在院子里推来推去,轮子咕噜噜地响。其他孩子也围着书箱转圈,眼里满是羡慕。
“阿娘,我的书箱是不是最漂亮的?”四娘骄傲地问。
“都一样漂亮。”柳芸笑着说。
夜幕降临,柳芸坐在灯下,仔细检查准备好的文房四宝。新买的毛笔,散发着淡淡的墨香;上好的宣纸,摸起来细腻柔滑;砚台虽是便宜货,却也打磨得干干净净。
孩子们早早就睡了,但兴奋的气息依然在屋里飘荡。柳芸轻手轻脚地给每个人掖好被角,在昏黄的灯光下,默默注视着他们熟睡的面容。
天边泛起鱼肚白,柳芸便带着四个孩子和韩银贵出发了。
没时间整早餐,几个孩子啃着昨晚准备的米饭团子。
包子馅料加了酥肉,香气在清晨的冷空气中格外诱人。柳芸看着孩子们的背影,不由得想起昨晚忙到半夜才把这些准备妥当。
“冷的更好吃。”四娘抱着饭团,小脸蛋被塞得鼓鼓的,眼睛眯成了一条缝,“阿娘,你做的饭团比村里李嫂的还香。”
“就你嘴甜。”柳芸伸手揉了揉四娘的脑袋,目光柔和。转眼看向其他三个孩子,“慢点吃,别噎着。”
大郎咽下嘴里的食物,擦了擦嘴角:“阿娘,你还是别费这个心思了。到时候我们自己准备早午饭就成,反正也习惯了。”
话音刚落,就被二郎在腰间掐了一把。大郎龇牙咧嘴地看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