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定要好好读书。”四娘仰着小脸,认真地说。
柳芸摸了摸女儿的头,柔声道:“好,阿娘相信你。”
“四娘被选上了。”她轻声呢喃,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马车的木栏
。这个结果出乎意料,却又在情理之中。四娘虽是女孩,但天资聪颖,或许正是这点打动了夫子的心。
“阿娘,你看银莲又哭了。”二郎跑回来拽着柳芸的衣角,着急地说道。
柳芸回过神,看到银莲蹲在路边,泪珠子扑簌簌往下掉。其他孩子手足无措地围在她身边。
“别哭了,”三郎蹲下身子,轻轻拍着银莲的肩膀,“等我们学会写字,一定教你。”
“真的吗?”银莲抽噎着抬起头。
“当然是真的!”四娘也凑过来,“到时候我教你写最漂亮的字。”
韩峰从街边买了一包花生回来,递到银莲面前:“尝尝,这是镇上最好的花生。”香脆的花生味道很快止住了银莲的眼泪。
夫子们的话还回响在耳边——二月一日辰时开课,需要准备的东西不少。柳芸在心里盘算着,光是笔墨纸砚就要花去不少银钱。
“弟妹。”韩松走到柳芸身边,欲言又止。他搓着手,眼神闪烁,显得十分局促。
柳芸看出他的为难,抢先开口:“一个月二十八文,我带银贵一起去学堂。”
“这”韩松愣了一下,脸上露出惊喜又不安的神色。
“血脉相连也得算清楚。”柳芸笑着说,“反正我也要送四个孩子,多带一个又有什么。”
韩松如释重负:“那就多谢弟妹了。改明儿我去地里多帮你干活。”
马车缓缓驶向村子,轱辘碾过泥土的声音在暮色中格外清晰。银贵和二郎抱在一起蹦蹦跳跳,兴奋地讨论着即将到来的学堂生活。
“你们想好要带什么点心了吗?”柳芸问道。
“要带红薯!”二郎立刻举手。
“我想带花生。”银贵眼巴巴地看着银莲手里的纸包。
四娘却皱起眉头:“阿娘,点心太贵了,我们带馒头就好。”
柳芸摸了摸女儿的头:“傻孩子,这是你们第一天上学,怎么能不带点好吃的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