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新王大朝,关涉朝局更新,远臣边将来到咸阳,自然以拜访文信侯为第一要务。嫪毐之乱后,远臣边将们风闻文信侯受人厚诬,秦川又出了红霾经月不息的怪异天象,心下更是分外急切地要探察虚实。人各疑窦一大堆,而又绝不相信年轻的秦王会将赫赫巍巍的文信侯立马抛开,更要在文信侯艰难之时深表抚慰与拥戴。在国大臣们,虽则觉察出吕不韦当国之局可能有变,然经下属远臣的诸般慷慨论说,又觉不无道理,也纷纷备下“些许敬意”,抱着谨慎的试探,陪伴着下属远臣们络绎不绝地拜访文信侯来了。如此短短日,吕不韦府邸前车马交错,门庭若市,冠带如云,庭院林下池边厅堂,处处大开饮宴,各式宴席昼夜川流不息,成了大咸阳前所未有的一道官场风景。
依然是一团春风,依然是豪爽酬酢。满头霜雪的吕不韦分外矍铄健旺,臧否人物,指点国事,谈学论政,解疑答惑,似乎更增了几分豁达与深厚。一时间人人释怀,万千疑云在快乐的饮宴中烟消云散。
“辅秦三朝,老夫足矣!”吕不韦的慨然大笑处处回荡着。
拜访者们无不异口同声:“安定秦国,舍文信侯其谁也!”
谁也没有料到,三日后的大朝会是一场震惊朝野的风暴。
立冬那日,朝会一开,长史王绾宣示了朝会三题:其一,廷尉六署归总禀报嫪毐谋逆罪结案情形;其二,议决国正监请整肃吏治之上书;其三,议决秦国要塞大将换防事。如此三事,事事皆大,如何文信侯饮宴中丝毫未见消息?远臣边将们一阵疑惑,纷纷不经意地看了看首相大座正襟危坐的文信侯。吕不韦一脸微笑气度如常。远臣边将们油然生出了敬佩之心——事以密成,文信侯处高而守密,公心也!
进入议程,白发黑面的老廷尉第一个出座,走到专供通报重大事宜的王座阶下的中央书案前,看也不看面前展开的一大卷竹简,字字掷地地备细禀报了嫪毐罪案的处置经过、依据律条并诸般刑罚人数。大朝会法度:主管大员禀报完毕,朝臣们若无异议,须得明白说一声“臣无异议”;而后,国君拍案首肯,此一议题便告了结。嫪毐乱秦,人神共愤,谁能异议?老廷尉的“本案禀报完毕”话音一落点,殿中轰然一声:“臣无异议!”
秦王政目光巡睃一周,啪地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