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山河里听到老秦人民歌,‘有功无赏,有年无成,有荒无救,有田难耕’。民生怨心,何以强兵?是以要奖励耕战,激赏强兵!”孝公插话道:“别急别急,你将那民歌再念一遍。”卫鞅沙哑声音道:“我唱给君上听。”
咳嗽一声,那个声音低低唱了起来,悠扬悲凉的歌声飞出门外。“七月流火,过我山陵。女儿耕织,男儿做兵。有功无赏,有田无耕。有荒无救,有年无成。悠悠上天,忘我苍生。”
歌声之后,屋内良久沉寂……
荧玉被歌儿深深感动,不禁热泪盈眶。只听二哥沉重的一声叹息与低低的哽咽拭泪之声。沙哑声音道:“君上何忧?但有变法雄心,君上将无愧于秦国民众,无愧于祖宗社稷!”二哥坚定深沉的声音道:“嬴渠梁决意变法,敢请先生承担大任。”沙哑声音道:“君上信鞅,万死不辞。然则,变法愈深彻,道路愈艰险。鞅悉心推究过列国变法,以为至少需要三个条件,不知君上能做到否?”
“先生但讲。”
“其一,使一批竭诚拥戴变法之士,居于枢要职位。否则,法无伸张,令无推行,行之朝野,强弩之末。”
“此点先生放心。嬴渠梁当全力为先生罗织力量。”
“其二,国法不避权贵。新法一旦推行,举国唯法是从。即或宫室宗亲,违法与庶民同罪。此点,庸常之君断难做到。”
“此点在嬴渠梁倒非难事。但讲第三。”
“其三,国君对变法大臣须信赖不疑,不受挑拨,不受离间。否则,权臣死而法令溃。春秋以来三百余年,凡新政变法失败者,无一不是君臣生疑。若无生死知遇,变法断难成功!”
此时,风儿将门无声吹开,荧玉悄然走进,站在了二人身后。
秦孝公长吁一声:“强秦是我毕生大梦。为了这个梦,嬴渠梁九死而无悔,万难不足以扰我心!三百年以来,变法功臣皆死于非命,此乃国君之罪也!你我君臣相知,终我之世,绝不负君!”
“公如青山,鞅如松柏。粉身碎骨,永不负秦!”
两人四手,紧紧相握。中间忽然伸出两爵热气蒸腾的米酒,荧玉含泪笑道:“热酒赤心,天地为证!”秦孝公爽朗大笑,“说得好!小妹来得正是时候。来,干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