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尉的王显之手。
“又是高肇的爪牙!”元匡愤然道。
魏主最终下旨,免去元匡死罪,但将其贬为光禄大夫。
朝中权贵愈发嚣张,祸乱骤然而至。
一日,魏主之弟京兆王元愉在信都起兵,竟公然称帝改元。
“高肇谋逆,弑君篡位!”
元愉振臂高呼,“本王不得已,只得起兵讨贼!”
消息传至洛阳,朝野震惊。
“荒谬!”
高肇怒拍桌案,“元愉竟敢污蔑本官?”
魏主亦惊疑不定:“元愉素来恭顺,怎会突然造反?”
侍从低声道:“陛下,此事蹊跷,恐怕……”
魏主挥手打断:“传旨,即刻发兵平叛!”
然而,元愉为何铤而走险?
说讲起来,也有一段隐情。
先是魏主元恪对待兄弟颇为友爱,常让弟弟们自由出入皇宫。
他们同吃同住,亲密无间。元愉从护军将军升任中书监,入宫值班成了家常便饭。
“陛下待我们兄弟如此宽厚,臣弟实在感激不尽。”
元愉曾这样对兄长说。
魏主为他娶了于皇后的妹妹为妃。
但于氏相貌平平,不得元愉欢心。
元愉另纳了歌女杨氏为妾。
这杨氏能歌善舞,妩媚动人,深得宠爱。
“王爷,妾身出身低微,怕给您惹来非议。”
杨氏依偎在元愉怀中,轻声说道。
“无妨,我让中郎将李恃显收你为养女,改姓李便是。”
元愉轻抚着她的秀发。
不久,杨氏生下一子,取名宝月。
于妃妒火中烧,常进宫向姐姐诉苦。
“姐姐,王爷整日与那贱人厮混,全然不把我放在眼里!”于妃哭诉道。
于皇后召来杨氏,厉声训斥:“区区歌女,也敢魅惑王爷?”
当即勒令她出家为尼,将宝月交给于妃抚养。
元愉虽不敢违抗,却日夜思念爱妾。
他托人求助于皇后的父亲于劲:“岳父大人,还请您在皇后面前美言几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