。”
“平壤是高句丽最坚固的城池了,炀帝动用了百万大军,第三次才打到平壤,在看到平壤城的坚固后,最终还是没有信心拿下,不得不遗憾的退兵了。”
“突厥人都是骑兵,才三个月就打成这样已经是侥幸了。”
“这还是因为骑兵突进,从虚弱的沿海攻入,从背后全面撕破其防线,但他们没有强大的的攻城器械,平壤城池高大,城墙坚固,不是那么容易破的。”
“高句丽之坚固,一半在平壤城,一半才是其他的城池。”
“拿不下平壤,突厥人所做的一切都是无用功,只有拿下平壤,才算是真正的灭了高句丽。”
听到唐俭这么说,侯君集这才按捺住自己的心情,继续等待着。
又过了十多天,才有人回报,朝庭信使到来。
侯君集丢下手中的军务,叫上唐俭冲出帅府,快马加鞭的来到南城,迎接朝庭旨意。
迎着落日的夕阳,几匹快马,引着一辆马车不断接近。
等来人走近,马车的帘子掀开,从上面走下一位气质儒雅的中年官员,侯君集和唐俭都有些愣住了:“长孙大人,怎么是你?”
“什么都别问,我这一路马不停蹄的,可累死了!”
长孙无忌一脸的疲惫,有气无力的说道:“快进城吧,有什么事情,回去再说。”
“赶快给老夫准备一大桶水,然后备上一桌上好的酒席,这一路奔波,又饿又累的,口十舌燥,身上的骨头都被折腾散架了,老夫要好好休息,缓一缓再说正事。”
说完长孙无忌坐上马车就朝城内走去,侯君集和唐俭相互看了看,苦笑的摇了摇头,对于长孙无忌的痞赖有些无可奈何。
同时双方的眼神中也都露也一丝震惊之色,长孙无忌可是玄武门功臣之首,又担着朝庭的右仆射,仅次于房玄龄的存在,而且因为皇后的关系,又多了一层外戚光芒。
众所周知,朝庭废除尚书令之后,左仆射就是首辅了。
而右仆射虽然也是仆射,表面上看来和左仆射只有一字之差,最起码也是次辅。
可实际上右仆射并不是左仆射的补充,也不是给左仆射打下手的,对朝政的影响和六部尚书差不多,其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