祀出行的时候管理皇上乘坐的龙辇,并且在朝会时负责安排人掌扇执羽,奉御是正五品下的官职,任务不重,管理几个太监和仆从,却可以常常合理的出现在皇帝身边。
在外人看来,权万纪从七品的太仓署令升到正五品的殿中省奉御,虽然职级提高了,却从重要职务变成侍侯皇上的闲差了,一般官员们都不愿意换的。
从田市长的职务贪权量公式来算,是妥妥的明升暗降,极不划算的。
当然,若是升到从四品的殿中少监,或者从三品的殿中监,那又是另一翻格局了。
可大多数人这辈子都是不可能升上去的,毕竟给皇帝处理一些衣食住行的小事,怎么能跟处理朝庭事务的大臣们相提并论。
殿中省的人,走的都是阿谀媚上的路子,不是正途,一般朝中官员们都是瞧不上的。
只是放到权万纪身上,大家又不会觉得有什么奇怪了,因为权万纪本身就是佞臣,用达康书记的话来说,这位大人本来就是靠着吹吹捧捧上来的。
以前逢迎封德彝,像哭坟这种事情,肯定也没少做。
后来封德彝死了之后,又傍上蜀王,照样阿谀奉承,一心讨好蜀王,就是为了求得一个进身之阶,现在不知道又走了谁的门路,巴结上了皇帝,给皇上摇扇子,也没什么奇怪的,反正职位是升上去了。
而马宣良却是知道,这个位置非常适合权万纪,不用像其他部门的官员那样需要办差,需要天天守在衙门里,又淡出了主流官场,不被其他人所注意,又可以时常出现在皇帝身边。
殿中省的官员们,不少都在住在掖庭宫内,在太极宫当值,外面的官员们很少会注意到他们,权万纪就是十天半个月的不出现,也不会有人觉得奇怪。
这样权万纪就可以整天待在西内苑,处理百骑司的事情了。
马宣良顿时笑道:“我们百骑司的官职不为外人所得知,但品阶却在一般的禁军内府之上,一般中郎将是从四品或者正四品,而我们百骑司的主官是从三品的高级武将。”
“一般内府的长史都是从六品正六品,可咱们百骑司的长史直接就是正五品,下面的校尉队正等皆是如此,比一般卫府要高一级。”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