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实在李言心中,还有一个人更加适合,就是自己的便宜舅父长孙无忌,此人老谋深算,运筹帷幄,深俯极深,是最适合给自己组建这个部门的人了。
可惜,他如今功成名就,长孙皇后的嫡子还有两个,他并不是没有其他选择,只是自己最为合适。可万一自己扶不起来的时候,他也会及时止损,李言并不能完全相信他。
从根上来算,长孙无忌是李世民的铁杆,不会像侯君集一样死心踏地的为自己卖命。
若是自己的锦衣卫真的叫来长孙无忌主持,要么会让李世民不放心,要么最后锦衣卫是自己的还是长孙家族的,都不好说。所以综合算来,常胜是最合适的,不显山不露水的,平时也是以一个纠纠武夫的形象出现,只要打消他对李建成的执念,就能为李言所用。
至于收服常胜,李言心里有些谱,常胜有一个叫常三多的亲爹,还有一个定过亲的表妹,之前在绥州,此时正被颉利所裹挟,很快就要被李恪救回长安城。
另外玄武门之变后,李建成几个儿子全部被杀,好像还有一个叫李婉顺的四岁女儿还在世,被李世民除籍,流落到了民间。
这些都可以做做文章,不过最先要做的,就是将常胜和旧太子宫中的遗臣孙达吴庆他们给割裂开,不让常胜受其影响,再想办法收为已用。
最后,李言见李世民心情很好,才将另一个目地说出:“父皇,儿臣接下来的这段时间,要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到这件事情上,再加上儿臣现在年纪尚幼,所以儿臣想暂时就不上朝了,专心将这件事情做好,不负父皇的期望。”
李世民微微一怔,苦笑的摇了摇头,自己今天才让这小子第一天上朝,倒是有慢慢让他参与朝议,了解政务运行的规律,没想到今天又要打消这个念头了。
相对而言,李恪就对参与朝会,露出了极大的兴趣,听说昨晚和几个亲信还在府里庆贺了一顿。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