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组长俞泽想到了一个人选,就是秦秋红。
秦秋红的女儿在粮食厂,女婿在机械厂,又和他爹熟。
最重要的是,秦秋红的绣活是真不错。
以前她一个养大女儿的时候,基本就是靠帮村里的亲戚做些衣裳、被子、鞋子什么的来维持生计的。
若是做得不好,村里人也不会一遇这种手工活,第一时间就找秦秋红。
俞泽跟着俞鹏川去了秦秋红家,把这事和她说了一下,还敲打了她一番,让她不能做好说话的,谁要是想滥竽充数,就别让她挣这个钱。
秦秋红满口应下,她推荐了十几个人,俞泽听过后,表示可以,这些都是家里比较缺钱又细心的人家,这样的人家,对待副业会更认真。
吃过早饭后,俞泽就坐着公社的拖拉机去纺织厂了。
大雪天的,他可不想走路,只提了一句运送物料过来要尽快,赵有为就恨不得亲自开着拖拉机送俞泽去县城了。
到了县城,纺织厂的人帮忙将货装好包起油布。
残次布运回到槐花村的时候,赵有为、洪学军已经给要参与缝制麻袋的乡亲们都开过会了。
张秀芬和丁芳两个都挤了上来,很是不服气:“村长,我们是俞泽的婶婶,为什么不让我们做这活呀!”
洪学军对俞泽和他叔婶爷奶家的那些事一清二楚,他沉着脸就骂:“少在这吵吵!
人家俞泽的媳妇都没喊着要做,你以为这是亲戚活吗,还就得指定你做?
你们自己平时啥样,你不清楚?”
洪学军心里不耐地嘀咕,这两家人,平时但凡和侄子处得好些,也不至于现在这样,还有脸在这儿问。
除了村民,有几个手巧的女知青也分到了活,白丹丹很是嫌弃地奚落她们,“五分钱一个你们也上赶着去做,换成我,请我也不去!”
白丹丹的模样,就像吃不着葡萄怪葡萄酸的狐狸,女知青们都没把她当盘菜。
五分钱一个,一个多小时就是一毛,从早做到晚,五毛钱是肯定有的。
这样在炕上窝着还能挣钱的好事,打着灯笼也找不着啊,还得是俞泽有本事。
俞泽这一个小小的订单,让村里多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