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收集李县令的罪证,一定要让他付出应有的代价。”
孙尚书郑重地应道:“大人放心,我定不负所托。”
刘协心中稍感宽慰,但依然不敢掉以轻心。
为了确保计划顺利进行,刘协还特意安排了风影负责监督商贾募捐的具体事宜,而王福则继续负责情报网的运作,确保一切都在掌控之中。
然而,事情的发展并没有刘协想象中那么顺利。
孙尚书在与商贾沟通时,遭遇了巨大的阻力。
大部分商贾担心投资水利工程没有回报,不愿意出资。
他们纷纷表示,水利工程耗资巨大,短期内看不到收益,而且风险过高,不愿冒这个险。
“孙尚书,”一位商贾冷冷地说道,“我们做生意讲究的是利润,水利工程见效慢,风险大,实在不适合投资。”
孙尚书心中焦急,但他强忍住不满,耐心解释道:“各位商贾,水利工程建成后,不仅能够改善农田灌溉,还能促进交通便利,这对你们的生意大有裨益。朝廷也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,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啊。”
然而,商贾们依然不为所动,纷纷借口离开。
孙尚书无奈地摇了摇头,他知道,要想说服这些商贾,必须拿出更有说服力的理由。
与此同时,在调查李县令的过程中也遇到了重重困难。
李县令似乎察觉到了异样,销毁了部分关键证据,使得调查陷入困境。
如果不能及时找到证据,李县令将会继续逍遥法外,水利工程也将无法顺利推进。
“大人,”一位密探匆匆来报,“李县令似乎有所察觉,他已经开始销毁相关文件,转移资产。”
刘协立刻召来孙尚书,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:“孙尚书,我想我们可以向商贾展示水利工程建成后对商业发展的好处,如交通便利、农田灌溉改善等,并承诺给予他们一定的税收优惠。对于李县令,我们可以从他的下属入手,找到一些隐藏的证据。”
孙尚书眼前一亮,随即按照新的策略与商贾沟通,赵勇则着手调查李县令的下属。
经过一番努力,孙尚书终于说服了一部分商贾,他们同意出资修建水利工程,条件是朝廷必须给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