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依先生所言。这样,我们师徒二人还是像以前一样,由先生出题,学生来答题,如何?”
不料,子初闻言,却轻轻地摇了摇头,说道:“太子啊,老夫刚才说过,此一时,彼一时啊。今天的情况与过去有所不同。往日里,你我师徒二人多是高谈阔论,多是就某一点发思古之幽情,缺少全盘计划,缺少对真实战争的亲身感受。那时,我们可以任性地说,肆意地讲,只是图个嘴巴快乐,毕竟我们是局外人,我们所说所想并不影响战局发展。可如今情形不同了,你身为元帅,全军的安危,乃至整个楚国的安危,都系于你一身。老夫是谋臣,老夫的一言一行也会影响着主帅,从而影响着战局。这就意味着你我之间可不再是一场简单的师徒问答,而是共同面临一场考试,一场特殊的考试,这场考试关系到楚国的生死存亡,关系到无数将士和百姓的生死存亡,一点马虎都来不得啊。”
太子神色坚定地说道:“先生所说极是,我定当竭尽全力,不负先生所望。不过,考虑不周之处还请先生务必教我。”
子初闻言,拱手行礼,诚恳地回应道:“太子爷放心,老夫定当知无不言,言无不尽,竭尽全力从旁辅佐你。”
子初说着,用手指了指面前的沙盘,继续说道:“太子爷,请吧,我们就从这沙盘开始说起。”
太子点点头,说道:“好,我想,这里的情形先生应该有所了解了。关于目前的战局,我刚才构思了两种破局的战法,可以说是上下两策,但各有利弊。”
子初正神情专注地倾听着,忽然见太子停下来了,忙问道:“哦?不知这上下两策具体内容如何?”
太子用手指向沙盘,说道:“先生,您瞧,我所说两种战法之一,就是直接率兵越过月亮山,向京城城下进发,与敌人在城下展开决战。但那样做有个问题,过了月亮山之后就是一马平川的平地,敌军擅长游动骑兵作战,而我们楚军则更擅长以城池为依托进行防守战。”
“我们对于游牧作战并不擅长,一旦把大军开到平地处,很容易被敌人的骑兵冲散。因此,一旦选择城下决战,我方胜算极小,即便最后是胜了,也必然是惨胜。而且,我认为即使这样惨胜的机会也不大。”
“更何况,目前各路支援的人马尚未到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