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朱棣不加以惩处,却反而加封了他两千户的食邑,这不是赏罚不明是什么?
这不是昏庸无道,又是什么?
可惜的是,老臣以死相谏,陛下都听不进去呀。
想当年,先帝创业何其艰难?
先帝出身贫苦,本是一个放牛的孩童,曾经做过皇觉寺的和尚。
后来,他又投奔了郭子兴。
先帝作战十分勇敢,郭子兴相中了他,把他招为女婿。
从那以后,先帝才逐渐站稳了脚跟。
经过多年的浴血奋战,终于,有了大明的天下。
太子朱标,我们都认为他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接班人。
先帝对他十分满意,认为他十分贤明,觉得他的性格正好弥补了自己性格上的不足,将会成为一位非常出色的明君。
先帝为了培养朱标,花费了很多的心血,可是,没想到朱标得了伤寒病,一命呜呼。
太子之位悬而未决,老臣以为先帝会把皇位传给朱允熥,没想到他却把皇位传给了朱允炆。
先帝说话不算数,自己立下的规矩却不遵守。
可是,他是皇帝,谁又敢指责他呢?”
赵宁儿听到这里,若有所思,问道:“我听说先帝之所以立朱允炆为皇太孙,还有一个原因,就是因为在朱允熥的身后有常氏家族和蓝氏家族支持他。
先帝担心将来朱允熥无法驾驭那些外戚的势力,所以,他才做出了这样的决定,是这样吗?”
闻言,刘三吾站起身来,拄着拐杖,在厅堂里来回走动,摇头晃脑地说道:“在老臣看来,先帝是聪明一世,糊涂一时啊。
他过分看中了常氏家族和蓝氏家族这些外戚的弊端,却忽略了他们的优势。
想当初,在汉武帝时期,大将军外卫青不是外戚吗?
霍去病不也是外戚吗?
可是,他们为大汉征伐匈奴立下了汗马功劳。
卫青七战七捷,霍去病饮马瀚海、封狼居胥,创造了后世的将军无法逾越的巅峰。
如果说常玉春和蓝玉有一个人在世的话,朱棣敢如此嚣张吗?
再说了,我看朱允熥不是那无能之辈,也不一定就驾驭不了他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