虽然赵宁儿知道刘三吾是一片好心,也是忠臣,但是不管在谁的面前说话,都要留有三分余地。
她想到这里,于是说道:“老人家,吴王根本没有觊觎皇位的想法呀。”
刘三吾咳嗽了两声:“吴王妃,这事儿我何尝不知啊?
我老头子今年八十多岁了,来日无多!
但是,我感觉到陛下是很难守得住这个江山的。
他的性格有点像历史上大秦的扶苏、汉惠帝刘盈、汉元帝刘奭和汉献帝刘协,性格太过软弱,又没有什么主见。
蓝玉若在世,朱棣肯定不敢来犯,因为仅蓝玉一人便足以对付他。
可是,蓝玉已经死了,朱棣无所顾忌。
虽然眼前他退了兵,但是有姚广孝和张玉那些人,朱棣随时都有可能兴兵南下。
到那时,朝廷用谁去抵挡朱棣?
我想来想去,除了吴王朱允熥,恐怕没有人能对付得了朱棣。
尤其是朱棣的那个次子朱高煦,骁勇善战,勇猛无敌。”
赵宁儿听了,不禁动容地问道:“老人家,你也知道朱高煦?”
“是啊,听说他曾经一个人斗杀过一头猛虎,实在是太过厉害了呀。
其实,在老臣看来,真正厉害的还是世子朱高炽,
虽然他身体肥胖,行动有所不便,可是,他也学会了射箭。
此人遇事沉着冷静,锋芒内敛,不像朱高煦那么张扬。
朱棣为了培养朱高炽,为他特别挑选了几名大儒,杨士奇、杨荣、杨溥和黄淮都很了不起。”
赵宁儿端起茶碗抿了一口:“如此说来,燕王朱棣的福分不浅呐,三个儿子一个比一个优秀!”
“是啊,朱棣算是个有福的人了。”
“虽然永熥已被陛下从锦衣卫的牢房之中释放了出来,但是,却被软禁在吴王府中,长此下去,又该怎么办呢?”
刘三吾听了之后,摇头叹息:“吴王凭一人之力退去了朱棣的十万大军,解了京师之围,陛下不加以封赏,却又把吴王给投进了锦衣卫的监牢。
朱棣借着吊丧之名,兴兵而来,气势汹汹,说什么以防盗贼,其实有夺取皇位的嫌疑,
陛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