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工厂里,每天的主食也是二合面窝窝头。
所谓二合面,是用玉米秸秆混合小米、棒子面等制成的面粉,这种面做出来的食物,味道差、口感粗糙,吃多了不仅拉嗓子,上厕所都难受,根本不适合长期食用。
可在粮食短缺的情况下,也别无他法。
相比之下,叶晓楠为农村提供的粮食,让他们的生活水平甚至超过了大部分城里人。
一些村民把部分粮食做成二合面,平常偶尔吃顿好的,大部分时间用二合面充饥,如此一来,基本上每家每户都有了余粮。
叶潇男的种植规划也不再局限于地瓜和土豆,他抽出十几亩地,利用大棚技术和地下活水,专门种植蔬菜。
蔬菜长势喜人,红星养猪场的员工也能时不时吃上新鲜蔬菜。
这一切大家都看在眼里,不过叶晓楠养活了周边几十个村子的人,他的养猪场还为众多单位供应肉食,已然成为当地不可或缺的重要项目。
所以没人会对他的行为指手画脚,只要他能继续照顾好大家,就算行事再大胆些也无妨,何况他并没有做出格的事。
叶潇男雷厉风行,说干就干,立刻找来秦德亮,让他召集周边所有村子的村长,商议兴办学校的事宜。
仅仅两天时间,学校建设的相关事项就敲定了下来。
学校选址在秦家村附近,这并非叶潇男偏袒秦家村,而是此地处于周边村子的中心位置,村民前往红星养猪厂上下班几乎都会经过这里。
这样一来,大家上班时顺路就能把孩子送到学校,下班后再去接孩子,十分方便。
学校还设有专门的食堂,孩子的吃饭问题也不用担心。
农村孩子以往不上学,一是学校路途遥远,二是家中农田需要劳动力,更关键的是没钱上学。
虽说一学期学费只需一两块钱,但对大多数农村家庭来说,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。
一年下来近十块钱的学费再加上一些乱七八糟,几乎相当于一个农村人两个月的收入,许多家庭实在难以负担。
再者,孩子不上学,稍大些就能帮着干农活,多一个劳动力,一年下来能多挣一二十块钱。
这些人目光短浅,只看到眼前的利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