晶的发现推翻了这个假设。更合理的解释是,火星的资源和生命被这种奇特的水晶所吸收殆尽。这颗星球的活力被榨干,最终变成了如今的荒漠。
联系到之前发现的地外文明骸骨,一个令人不安的推测浮现出来:如果骸骨并非火星原住民,那么极有可能是掠夺火星资源的文明留下的开拓者或是奴隶。
这个推测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阴影。
一个能够跨越星际,收割星球资源的文明,其科技水平无疑远超人类文明,也远超曾经威胁过人类的k-帝国。
根据火星水晶的年代测定,这个文明至少在亿年以前就已经存在,那时地球上的生命才刚刚萌芽。他们或许早已踏足过这颗蔚蓝的星球,只是出于某种原因没有进行资源收割。仅仅是收割了火星的资源后离开了这片星域,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会回来。
国家智囊团临危受命,试图对这个神秘的地外文明进行侧写,分析他们的行为模式、科技水平以及可能的动机。虽然这份侧写的准确性无法保证,但这却是人类迈出的第一步,一个直面宇宙黑暗,探索未知文明的开始。
初步的侧写分析很快完成:
该地外文明的文明等级显着超越已知k-帝国,推测其在宇宙中存在已逾亿年。关于其当前存续状态及文明进化程度,尚属未知领域,但基于火星的情况,可推断有卓越的科技实力,极强的生存与适应能力。
该文明掌握了一种利用活体水晶高效收割星球资源的技术。这些活体水晶依靠辐射能量生长,具备强大的矿物和能源提取能力,直至将星球资源耗尽。表明其在资源利用和能量转换方面的极高造诣。
同理,根据火星的资源掠夺行为,该文明的行为模式呈现出明显的掠夺性与迁徙性。具有一定程度的游牧民族的特征,待星球资源被收割殆尽后,便毅然离去,追寻下一个目标。
基于现有信息,智囊团推测该地外文明的潜在动机可能与资源需求、生存扩张或文明使命有关。
他们或许在追求某种稀缺资源,以满足自身文明发展的需求;或许在执行某种超越我们理解的文明使命,推动宇宙演进的进程。然而,具体动机因缺乏相关资料,无法断定,仍需进一步观察与分析。
最后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