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夫人在乔依心的手背上轻拍了两下,又转过头来看着夏明嫣道:
“我看明嫣你是个明白人,身份也够贵重,将来也能做个见证。这事儿该怎么说、怎么办,就由你来定。或是你先说出来,我们一起斟酌了再说。”
夏明嫣微微颔首:“要我说伯母虽说婚嫁的年纪大了些,可事出有因,那是做了孝感动天的大事的。依心,不说别的,伯母就算貌丑如无盐或者干脆是个病秧子,单凭着这一身孝名,也不愁没有高门聘她做正室。”
“她并非非乔伯父不可,可说到底还是看重了乔伯父的品行和他是个念旧、讲旧情的人。可这话又说回来了,这婚事有哪桩是看品行和情分的?”
“伯母这一片孝心还没尽完,日后总要拿出个章程,得让伯母先放了心,没了后顾之忧,她才能专心致志地这乔家的新主母。”
“依心,要我说,乔家在城内还有几处别宅,不如拿出一座大一点的府邸,让伯母的堂兄妹、子侄都住进去。”
方夫人的叔伯、婶子同时也是她的养父母,她能为了养父母结庐守孝五年,自然不会放下叔伯、婶子的儿孙。
本来还带着一丝猜疑,担心夏明嫣说不到点子上,没想到这话说得何其准确、大方、漂亮。
方夫人赶忙这话梯子道:“要是心儿能允了这件事,日后我便是为乔家做牛做马,我也甘之如饴。心儿、明嫣你们放心,那些个孩子年纪还小,可都是勤快的人。”
“只是方家从前不在元京,在这儿没有跟呐,他们几个半大的孩子住在外面,倒不是赁不起几间屋子,而是少了依靠谁不欺到他们投上去?”
“我只愿他们平安长大,在这几年里,该念书的念书,该学手艺的学手艺,等他们大了就让他们自谋出路、各奔前程去,这宅子我定原物奉还。”
乔依心愣了一下,没想到方夫人真就只有这么一个要求,她愈发地羞了起来:
“夫人把我想成什么人了?回头我就跟父亲说去,宅子定是要给的,学塾和各种手艺师父家里也得帮着安排。”
“夫人从前我错了,这回您别跟我见外,以后您说的这些个孩子也都是家里的亲戚,不必这么客气的。”
方夫人听了自是称是,二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