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被八路军重重包围,但总的来说,向东和向北两个方向可以撤退。
向北和驻蒙军汇合,向东和华北方面军主力汇合。
从这两个方向撤退,各有优劣。
首先是向东向石家庄撤退。
向这里撤退,是一定要避开阳泉的,这里是八路军经营了半年之久的防御重镇,岩松义雄和冈村宁次都派了不少侦察兵去探查情报。
从得到的情报来看,八路军在这里部署了大量的防御工事。
这些个防御工事极其坚固,岩松义雄知道第1军如果去攻击阳泉,那是一点胜算都没有。
所以他知道自己走这条路线的话,是没有任何胜算的。
好在向东撤退的路线不止这一条。
如果能够走寿阳并绕开阳泉,向北经由盂县向东进入平山县的话,再得到华北方面军的接应,那还是有机会的。
这个方案最大的优势是能够得到第110师团和华北方面军现在机动兵力第12师团和第21师团的直接支援。
但是晋东南和晋察冀地区的八路军是目前所有地区当中,八路军实力最强的,所以如果真的走这条线的话,那么可以肯定的是,会遭到八路军的攻击。
这是第一方案。
至于第二方案嘛,那就是向北撤退了。
在做计划的时候,忻州还在日军的手上。
驻蒙军的控制区也缩小到了怀仁地区,如果要从忻州北上的话,那就是要走一百八十公里。
另外,驻蒙军现在正在收缩防线,所以能提供的支援和相对有限,大概还是要靠第1军自己。
但是好处是需要经过晋西北地区,这里的八路军实力相对较弱,没有晋东南那么强的压迫力。
而岩松义雄在最终权衡之下,还是选择了二号方案。
至少在岩松义雄得到的消息来看,晋西北的八路军实力尚且还比较小,至少没办法和晋东南地区的八路军比。
确定了方案之后,接下来就是执行了。
岩松义雄命令在太原城内的独立混成第9旅团做好准备,支援忻州,并准备向大同方向转进。
……
“好,好,好,我知道了,我立即向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