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真的是走那种山路,秦文伟实在是不敢想象自己要到猴年马月才能到延安。
副部长则是安慰秦文伟,这条路虽然难行,但路途也不算太远,没必要把卡车替换掉。
同时,卡车的存在,也能让一些不知情的人认为秦文伟放在仓库里的物资,就是这些卡车车队运输来的,倒是也有掩护的成分存在。
在当天晚上,在忙完所有事情之后,秦文伟对副部长感慨道。
“副部长,我以前一直以为晋东南地区已经是足够贫瘠的了,没想到陕北情况更严重。”
在渡过黄河之后抵达米脂县县城的这一路上上,秦文伟也深刻地感受到了陕北究竟是有多么的贫瘠。
除了刚开始在黄河岸边渡口处的盘塘村之外,在路上秦文伟所遇到的村子或者是乡镇,规模都小的可怜,人口都很少。
副部长听到秦文伟的疑问后,就对秦文伟解释道。
“你前面看到的那些工人,都是这些沿途村落里的人口。
延安方面目前按照每人每天包吃,同时每天工钱按照两斤白面的价格,雇佣了这些乡镇村落里的人去修路。
现在这些路还都是土路,而且基本上都是人力加小型机械,等你这轮走过去,把那些工程机械设备和物资放好,到时候也就能把这条路修好了。
另外,陕北人口数量确实也是比较少的,整个陕甘宁边区人口也才一百五十万人,地广人稀,见不到多少人才是对的。”
听到这话,秦文伟也是点了点头。
第二天,秦文伟还是一路上在各个仓库内放下物资,同样还是走小路,这一天晚上住宿的地方名叫金明寺镇。
直到第三天的下午三点,秦文伟才算是抵达了一处看上去还算是有成规模城镇的地方。
经过副部长的介绍之后,才知道自己抵达了米脂县县城所在的位置。
等到走上米脂县这边的大路,秦文伟才又有一种熟悉的感觉。
走陕北这条路,用一个词来形容,那就是山路十八弯,这个弯过去,车还没开多少距离,就又是一个大拐弯,秦文伟本来不晕车都快要被搞晕了。
现在总算是路况好起来了。
而且米